會就刻印,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故事。”
張貴眼前一亮,連忙道:“有貢父幫忙,這敢情最好,他日刻印之時,還望把矮張的名聲打上,最後賺的銀子,咋兩平分。”
一旁的陳孚冷汗猛滴,只可惜張貴臉皮厚,打哈哈就過去了。再過了片刻,卻是出操時間,街道上突然熱鬧起來,一隊隊整齊的均州軍踏著整齊的步伐經過,嘴裡還吆喝著歌聲,陳孚仔細聽了一下,卻是均州軍歌。
一切行動聽命令;不拿百姓一針一錢一切繳獲要歸公。說話要和氣;買賣要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不調戲民婦;不虐待俘虜。
陳孚暗中吃驚,若均州軍真能如歌聲所唱,那豈不是比朝廷任何一支部隊都要強很多?怪不得均州誰臨襄樊,又遭受大難,但卻繁榮至此。嚴密的軍紀,奮不顧身的作戰,視死如歸的將領,確實能夠讓百姓安心。
最後,張貴認真道:“矮張代表均州,代表均州所有的百姓,懇求兩位能夠留下來,矮張相信,這裡一定會讓兩位滿意,這裡一定會讓兩位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四人暫時散去,因為到了張貴輪值的時間。
“萬里前輩。”梁曾藉著酒意,道:“張大人什麼都好,就是太好錢財了。”
方回看著遠去的張貴,搖頭,道:“貢父,剛中,你們都錯了。”
“張大人非好錢財,乃卻錢財也。”
見梁曾和陳孚疑惑的看著自己,方回鼻子有點酸,低聲道:“兩位知道去年秋稅,均州收稅多少嗎?”
“三十一,三十一。”方回自問自答:“兩位知道今年均州官府收購百姓糧食多少錢一旦嗎?”
“兩貫,兩貫。”
方回繼續說下去:“均州、房州境內,所有的水利大規模修整,用銀就達到十萬貫,變灘塗為良田約三十萬畝,平常官府,還不把這些良田買一個好價格?”
“然而張大人,僅以一畝地一貫銀子的價格賣給均州百姓,北歸之士,壯丁每人分得五畝,平丁每人也有兩畝,還有諸多工具、糧食都是不收任何一分錢就發給他們。”
“沒有錢也不要緊,只要打一個欠條,就可以從官府手中平白得到這些良田,只需秋收時還給官府便可,一畝新地,多少也可以收上一旦五,賣給官府值三貫銀子,除了還給官府一貫外,也就是說百姓能平白得兩貫。”
“均州書院,”方回喝了一杯濃茶,怕自己忍不住醉倒:“所有學子、先生的食宿不收任何一分錢,每個學子還發一套衣裳,每個月還發10文小錢。”
“至於書院的夫子,除了官府規定的所有餉銀外,還有諸如課時補貼,節日補貼等數不盡的待遇,就如老夫,除了是書院的先生外,還是衙門的榮譽參政知事,每個月到手的銀子超過30貫,還有老夫的家人,糧食每個月送到家裡,若不夠還可以申領,但書院的食堂又對老夫及家人免費開放。”
“食堂的飯菜若吃膩了,還可以到這裡,免費吃喝,到時籤一個字便可。”
“然而,即使不願意教書也可以,官府會為你安排住宿,你若是作畫,給你宣紙,你要寫詩,給你磨墨,每個月還能從官府中領十五貫銀子,只要你有拿出手的本領,官府都會無償接待,並把你養起來。”
“據說,張大人所領餉銀,從來不裝口袋,不是發給貧窮的部下,就是分給均州城內貧窮的人家,當初張家在均州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然而張大人眉頭也不皺,毀家紓難,變賣家產招募義勇。”
“張大人不是貪錢,而是缺錢啊。”返回忍不住嘆氣:“據說張大人到現在,在均州沒有任何一處房子,現在每天都住在軍營。”
第二十五章 生財有道(5)
嗯,今晚太困了,先一章,另外一章明天一早繼續。@@@@@@@
“北方來的訊息。”杜滸臉色有點發青,低聲道:“蒙古大汗忽必烈三月下令,徵十萬蒙古漢軍入伍,並計劃在蒙古騎兵中抽調五萬大軍南下。”
張貴看了看盧方,盧方點點頭,道:“商隊從京兆府傳來的訊息,確實是證明了韃子正在大規模徵兆漢軍,已造成不少地方動盪不安。”
“流亡的北歸也證明了這一點。”杜滸強調,道:“在下相信這些漢軍和騎兵正在進行訓練,只需等到天氣變冷就會再次南下。”
“襄樊或許又要面臨一場必不可少的戰爭。”杜滸擔憂,道:“朝廷雖已輸送了不少物質,也有張天順大人率領的援軍駐守樊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