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懷裡的兒子:小國君,電視的放映不是我們正在進行的生活,是可以有休息和因為其他的事情暫停一會兒的。等一會兒吧,等一會兒就會繼續播放了。知道啵?”
“哦!”孩子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在他懷裡換了個舒服的姿勢,眼睛繼續投注在了要視螢幕上。
電視中,艾飛繼續拉家常似的和觀眾做著交流:“在很多人看來,第九交響曲的曲調只是會給人極大的漏*點和震撼感。事實也是這樣的:聽眾甚至可以透過樂曲領會並且聆聽到他那偉大的靈魂,壯麗博大的精神世界,勇猛頑強的氣魄和不屈不撓的鬥志,迴盪在天地之間、山河之上。完全超越了時代!”
“下面,我會按照樂曲的走向。為您做一個具體的介紹和欣賞指南:這部作品一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不太快的略呈莊嚴的快板,刮、調。訟拍子,奏鳴曲式。產峻有力的主題表現了艱苦鬥爭的形象,充滿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壯的色彩。這一主題最開始在低沉壓抑的氣氛下由絃樂部分奏出,而後逐漸加強。直至整個樂隊奏出威嚴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題。其實這是貝多芬很多作品中反覆表現過的主題一
鬥爭,也折射出鬥爭的必然過程 艱辛。旋律跌字起伏,時而壓抑、時而悲壯,似乎看到的是勇士們不斷衝擊關口,前赴後繼企盼勝利的景來 ”
“緊接著的第二樂章,按照傳統通常應該是慢板,但是貝多芬打破了這一慣例,居然用了極活潑的快板,整個第二樂章主題明朗振奮,充滿了前進的動力,似乎給正在戰鬥的勇士們以積極的鼓勵,似乎讓人們一下子在陰雲密佈的戰場上看到了和煦的陽光和藍色的天空。
同時主旋律中聳有奧地利民間舞曲“連德勒”的特徵,和諧而具有舞蹈性。但是仔細品味,大家不難發現,到了樂章最後,鞏律重新開始急促起來,隱約誘露出非常不安的與氛
”
“最後一個樂章就是現在的人們最熟悉,也是最經常被單獨半晌舞臺進行表演的《歡樂頌》。也就是整部作品的精髓,其中人聲部分演唱的是德國詩人席勒的詩作《歡樂頌》。但在人聲部分上臺之前。音樂經歷了長時間的器樂部分演奏的痛苦經歷,含有對前三個樂章的回憶。這個序奏部分是堅強網毅,驚心動魄的。接著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歡樂頌”的主題,好像一縷陽光突破濃密的雲層灑向大地,整個歡樂的主題漸漸拉開序幕,貝多芬真正的理想王國就在眼前!”
只,,經過了一系列的鋪墊。人聲部分終於浮上水面,開始了《歡樂頌》的吟唱。伴隨著漏*點澎湃的唱詞和急速雄壯的旋律,《歡樂頌》唱出了人們對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熱望。
貝多芬並沒有照搬席勒的原詩,而是以自己獨到的理念,配合音樂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刪節和修改。在激動人心的歌詞和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個不同聲部人聲的獨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團的合唱下。《歡樂頌》得到了昇華。欣賞的人們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奮進力量和精神支柱!”
,樂章的最後,這種氣氛被表現到了極致,整部作品在無此光明、無比輝煌的情景下結束。”
“時間到了現代,《第九交響曲》已經被公認為是貝多芬在交響樂領域的最高成就。說歡樂頌是貝多芬交響樂的顛峰之作。更因為整部作品彷彿是貝多芬一生與其命運的一部鬥爭史。表現了貝多芬早年的命運多種,痛苦與絕望一直伴隨著他、折磨著他。但他一直堅持著,頑強地與命運抗爭著。慢慢地。痛苦轉為寧靜,及至到最後,他完全得到解脫,得到了真正的永恆的最終的歡樂。鬥爭這個主題,一直充斥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第九交響曲》,更能給在痛苦與絕望洶湧的風浪中掙扎的人們以無,窮的力量和希望。”
一口毛說到這裡,艾飛再一次放下手中的書本,帶著一種由衷的讚佩的神情望著攝像機的鏡頭:“感謝您力分鐘的陪伴,在休息一會兒之後,我會回來,請您和我一起完整的欣賞一遍來自大師的傑作!別走開,我是艾飛,這是我為您主持的音樂鑑賞節目。稍後見!”
這一次艾家國有經驗了,蠕動小小的身體出溜到地上,快步跑進衛
。
等他再出來的時候,哥哥姐姐都不在,只有爸爸坐在沙發上打電話:“埃!您也看到了嗎?說真的。當初在學校的時候和孩子們教課是一回事,自己作為主持人出現的鏡頭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當時真的是緊張得我要命,還是在助手和其”!俟?哈哈!您太誇獎了,非常感謝您的誇獎。是的,先生。多謝您打電話來,是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