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管轄。與其任由室韋、靺鞨糟蹋,還不如便宜了他。好歹也是李家的子侄,算不得外患。”
“陛下說得在理!”民部尚書蕭瑀點點頭,笑著附和,“靺鞨與室韋都是突厥人附庸,博陵王能將他們收服,也算在替大唐剪除突厥人的羽翼。沒什麼不妥。我大唐既然要萬邦來朝,不能連這點心胸都沒有!”
“是啊!”李淵嘆了口氣,然後輕輕點頭,“估計只要朕在位一天,博陵王就不會起什麼異心。如果朕的後人憑著偌大個中原,連個邊角之地的藩王都制約不得,就只能怪他們自己沒出息,怨不得朕了!此事揭過,咱們剛才說到哪了?這小溫,盡亂打岔!”
“溫中書也不是亂打岔!”民部尚書蕭瑀笑著替溫彥博解圍,“臣想,溫中書剛才主要說的是,以河北人攻略河北。對吧!”
“蕭大人所言甚是!臣嘴拙,所以詞不達意!”溫彥博向蕭瑀拱手致謝,然後自我解嘲。
聞聽此言,李淵眼前立刻閃過一個人名來,“照你這麼說,朕倒真想起一個人選。程名振最近又立了不少戰功吧。他這個洺州總管一直在外邊征戰,有名無實。朕做個順水人情,讓他衣錦還鄉,你等認為可好?!”
“程將軍的確適合用來安定地方,但威望和官職都太低了些。恐怕難以讓竇建德的餘部安心!”雖然很賞識程名振的才華,裴寂依舊出言阻止。
“臣也以為,洺州總管人望稍顯不足!”封倫不甘居人後,趕緊趁機說道,“但陛下也以將其調到京師來問問有何具體安定河北的良策?反正秦王陛下剛剛擒獲王世充和竇建德,還需要在洛陽坐鎮一些日子。待河南諸郡安定下來,陛下再下旨跟秦王商議掃平河北的人選也不遲?否則,秦王殿下經歷苦戰擊敗了竇建德,陛下若派遣他人去收拾河北,恐怕會令秦王府眾將困惑!”
“嗯!”李淵皺了下眉頭,低聲沉吟。封倫今天雖然一直在替李世民張目,但他的話的確有一定道理。前一段時間,因為自己大力扶持建成,已經讓世民及其麾下的將領憤憤不平。如果自己再派別人摘桃子的話,恐怕會令父子之間的隔閡更深。
想到這一層,他就決定將蕩平河北的人選放一放。先處理完河南善後事宜再論。“老是聽玄真提起程名振,朕還沒見過他呢。待會兒時文替朕擬到旨。調他入京面聖吧。他一直在竇建德麾下做事,對河北的情況想必非常熟悉。朕先跟他聊一聊,心裡對河北的具體情況有個底後,再定奪攻略河北的人選。”
既然李淵已經決定將事情押後了,幾個臣子也不好再多囉嗦。拱了下手,表示接受了這番安排。光是看大夥的表情,李淵就猜到有人心裡對此安排不很滿意。訕訕地笑了笑,繼續說道:“世民做事,總能給朕預料之外的驚喜。先是討平隴西薛氏,這回又力戰生擒兩雄。朕這回一定要好好獎賞他,諸位說該怎樣獎賞為好。對了,還有秦叔寶、程知節、羅士信等人,不愧是當年瓦崗名將。世民得了他們,簡直是如虎添翼!”
“為將者戎馬畢生,所求不過是自己和家人的功名富貴,秦王已經無可再封,宜蔭其子!”裴寂笑了笑,搶先回應。“秦、程、羅、侯、尉遲幾位,乃絕世猛將,宜授予總管之職。各自領軍,外出替天子牧守四方!”
“裴大人所云,乃老成謀國之言,臣附議!”蕭瑀眉頭一跳,立刻出言響應。
“臣附議!”溫彥博猶豫了一下,明知道這樣一來,秦王的屬下看似風光,秦王府的實力卻未免要被分薄,但本著顧全大局的原則,也躬身響應。
李淵輕輕點頭,心裡非常明白裴寂為什麼要這樣建議。但天下還沒平定之前,他不想講寶刀藏起來任其生鏽,“諸位愛卿說得有道理。秦叔寶、程知節和羅士信等人居功至偉,官爵反而在王君廓之下,著實委屈了他們。這樣吧,給他們先掛個總管的銜,具體派往何處坐鎮,日後再議。暫時還在秦王帳下聽命,以便有不時之需。”
“那秦王帳下的總管就太多了!”蕭瑀想了想,低聲提醒。
“昔日大隋有大將軍王,塞上諸胡紛紛束手。今日我大唐,豈能不設同樣一個位置?”李淵笑了笑,非常自信的擺手,“設天策上將府,節制諸位總管。太子那邊,增設東宮十率,每率各領軍三府。替朕護衛京畿!”
“其他有功人員,參照世民送來的功勞簿,你們幾個看著安排吧。總之,別寒了人心便是。對了,世民這次著重推舉了程名振,說單雄信來襲時,他曾經捨命相救!這個人情朕不能不還。裴卿看看,除了讓他回洺州安置外,朕還能給他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