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謂恕。”)如果把“仁”推廣到社會(全人類社會),這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曰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其由人乎?”古來曾把“克己”(克服私慾)和“復禮”(復興禮制)解釋為平行的兩個方面,我認為這不是對“克己復禮”的好的解釋。所謂有“克己復禮曰仁”是說只有在“克己”基礎上的“復禮”才叫作“仁”。費孝通先生對此有一解釋,他說:“克己才能復禮,復禮是進入社會,成為一個社會人的必要條件。揚己和克己也許正是東西方文化的差別的一個關鍵。”我認為這話很有道理。一個人要進入社會,必須對自己有個要求,例如說要求自己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你才可以遵守社會的規範(禮);而成為社會的人;一個國家也一樣,你必須對自己有個遵守世界的“公約”和“公理”的要求,這樣世界公約、公理才得以維護。費先生認為,中國文化主張“克己”,對於人與人之間相處較好;而西方文化主張“揚己”,把自己抬高到別人、別國之上,這怎麼能不發生衝突和戰爭呢?朱熹對“克己復禮曰仁”的解釋說:“克,勝也。己,謂一身之私慾也。復,反也。禮,天理之節文也。”這就是說,要克服自己的私慾,以使之做人行事能符合禮儀制度規範。“仁”是人所具有的內在品德(“愛生於性”);就社會生活說,“禮”是規範人的行為的外在的禮儀制度,它的作用是為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之和諧相處,“禮之用,和為貴”。要人遵守禮儀制度必須是出於其內在的“愛人”之心,才符合“仁”的要求,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對“仁”和“禮”的關係,孔子也有非常明確的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沒有仁愛之心的禮樂那是虛偽的,是為了騙人的。所以孔子認為,人們如果有了追求“仁”的自覺要求,並把這種“仁愛之心”按照一定的規範實現於日常社會之中,這樣社會就會和諧安寧了,“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種把追求“仁”的信念實踐於日常實際生活之中,就是《中庸》所說的“極高明而道中庸”。“極高明”要求追求人生上的最高原則,即“仁”的理想;“道中庸”要求人們按照規則把“仁愛”精神實現於日常生活之中(“中庸”,用中的意思),“極高明”和“道中庸”不能分為兩截,這就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內聖外王之道”。我們今天要求建設“和諧社會”,孔子的這些話無疑對我們有重要的價值。《論語》中講了許多“仁”的道理,但沒有出現“仁政”這兩字,但是他說“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泛愛眾”、“舉賢才”、“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等等都是講的“仁政”。“仁政”在《孟子》一書中講得很多,意義也很廣泛,其中有些雖已不適合今日人類社會的要求,但其中也許有兩點很重要,對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和實現世界和平仍然有重要意義。一是孟子認為“行仁政”就要使民有恆產,他說:“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孟子的意思是說:對民的道理是,要使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穩固產業,他才能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一定穩固產業的人,便不會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所以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意思是說:“仁政”首先要使老百姓有自己的土地。我想,我們要真正建立“和諧社會”就必須“使民有恆產”。就全人類社會說,就要使各國、各民族都能自主擁有其應有的財富才行,強國不能掠奪別國的財富和資源以及推行強權政治。二是孟子的“仁政”要求反對非正義戰爭,他認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裡的“道”是“道義”的意思,在《公孫丑下》中有一段記載,他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說:“域民不以封疆為界,固國不以山谷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
儒學的現代意義(8)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限制老百姓不必用國家的疆界,保護國家不一定靠山川的險固,威行天下不必憑兵器的銳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少助到了極點,連親戚都反對他;多助到了極點,全天下都歸順他。拿天下都歸順的力量來攻打連親戚都反對的人,那麼合乎道義的君子或者不必用戰爭,若用戰爭,最後必然是會勝利的。所以儒家往往把戰爭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失民心者,失天下”。這個道理對一個國家內的統治者說也一樣。漢初的賈誼寫過一篇《過秦論》,他總結秦亡之因在於“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