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這封信不能讓它發出去,咱們造反的根本就靠著大旱災造成的饑荒,若是朝廷解決了百姓們的肚子,起義的根基就會動搖,不會再有百姓支援咱們,整個天下都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你說得沒錯!”朱元璋首先肯定了楊洪的看法,然後低下頭道:“但是……我不能攔下這封信。”

“啊?為何?是怕信到不了錢謙益手裡會惹來懷疑嗎?”楊洪急道:“找個會臨摹筆跡的人,把信的內容改成一封問安家書不就行了?”

“不是這個原因。”朱元璋嘆了口,然後沉重地道:“這封信的初衷是好的,是為民著想的……如果我毀了這封信,就是毀了天下百姓吃飽肚子的希望之火……若是為了起義能夠成功,而做出如此卑鄙的行為,我們還有臉自稱是替天行道麼?”

“可是……”楊洪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陰謀詭計從來都不是用來開創歷史的正確手段……如果這封信真的可以改變大明的現狀,給百姓們帶來的幸福的生活,我們的起義失敗了又如何?”朱元璋仔細地把信摺好,重新塞進了信封裡,揮手交給驛卒:“發出去吧!”

“是!”驛卒行了個禮,快步跑了出去。

楊洪瞠目結舌,過了許久,他才苦笑了一聲道:“朱八哥,在我所識識的人中,您的氣度真是無人可及。”

朱元璋微微一笑,不搭這話茬。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輕水擺出一幅積極的態度,在白水上竄下跳,一會兒在城裡,一會兒在城外,農業、商業,他什麼都有興趣去插一手,看樣子,他是真心想做好一個縣令,為百姓生活能過得更好出份力量。朱元璋暗裡授意了幾個鄉紳去向李輕水行賄,討要好處,但是李輕水一律不收,將這些賄賂原封不動地退了回去。

這個人在私人品德上,幾乎沒有缺陷!他是一個正統的,真正的東林黨人!不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而背地裡只知道牟取私利的假東林黨人!

一轉眼,秋末已至!

又到了秋土豆的收穫時節,這一次的秋土豆,比早土豆的收成更好,因為有更多的人種植了土豆,而且大家種植土豆的經驗也更加豐富了,整個白水都瀰漫在一種喜悅的情緒之中。

李輕水高興壞了,整日裡都在田坎鄉間到處巡視,看著百姓們把大量的土豆挑回家中,他的臉上也跟著泛起由衷的笑容。

然而,從錢謙益那裡寫來的回信也於此時到達了,李輕水看過回信之後,原來喜悅的臉上卻掛滿了失望之色。

夏二多忍不住就湊了過去:“縣尊大人因何不開心?”

“唉,恩師駁回了我的請求,還寫了很長一封信來責罵我。”李輕水把信件緊緊地捏在手裡,由於捏得太用力,那張薄薄的信紙幾乎就要被他捏破了,幾個皺巴巴的紙角從他緊握的拳頭裡伸出一角來,顯得十分淒涼。

“啊?”夏二多不解:“推廣土豆是好事啊,錢大人為何不許?”

“我寫了那麼長的信件,恩師好像壓根就沒仔細看,他對土芋的好處隻字未提,在信裡罵我說,咱們華夏兒女已經種了幾千年的水稻、小麥,怎麼能隨便亂種別的糧食,那樣不合祖宗成法……”李輕水的眉頭皺得差點揉成了一團:“他還叫我不要搗騰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要好好修身養性,多讀詩書,繼續深造……”

夏二多:“……”

在旁邊偷聽著兩人談話的朱元璋也忍不住輕嘆了一聲,東林黨啊,思想僵化就是這個混帳黨派最大的問題,明朝時土豆早已流入中國,但卻一直到了明亡都沒有推廣開來,這其中的罪過,究竟應該歸在誰的身上?此時已經不言而明瞭。

李輕水仰頭向天,喃喃地道:“第一次,對恩師的看法不能點頭認同……我真是個不肖弟子。”

三四三、三十六營入潼關

崇禎六年,白水的秋賦著實壯觀,白花花的稅銀堆滿了倉庫,在上下一心的欺瞞之中,李輕水壓根沒有搞清楚這些秋賦是從什麼入手裡收來的,他還以為這些秋賦都收自於農民,卻不知道這些秋賦都是白水的鄉紳大戶們上繳而來。所以,這秋賦收得實在多了點,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

要知道,明末時期,土地的兼併十分嚴重,大量的土地並不在農民手裡,而是在免稅的鄉紳們手中,簡而言之,就是有土地的不上稅,沒土地的交不出稅,朝廷也沒理由向沒土地的入收稅。

結果就造成整個夭下的稅賦情況都十分慘淡,國家財政一年比一年緊縮。李輕水雖然是一次出任為官,但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