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也有些不解,然後問道:“太子有何過失?前來請罪?”
李享隨後接著李隆基說道:“陛下,臣之前不分是非真假,就一味地彈劾楊成在淮南道的所為,此時得知楊成在淮安道分擔沒有枉法,反倒是在忠君做事,督查私鹽有功,然後臣還在妄自陷害忠良,請陛下在治罪。”
頓時,李享的話一出,立刻讓大殿上所有的人都震撼到了,他們沒有想到太子李享竟然是給楊成請功的。
這些人都是在長安為官,一個個都是人精,雖然太子李享言語中是給自己請罪的,但是這些人可是都聽出來太子李享的心思了,這是準備給楊成請功了。
此時,大殿上的眾人雖然心中驚愕不已,但是都已經感覺到一絲不對的氣氛了。
楊成在淮南道的所作所為在四月就已經傳到長安了,在五月,長安的權貴和百官就已經是人人皆知了。
而且一些被楊成抓捕的官員的家眷此時也有很多都來到了長安城,開始尋找各自的門路聲討楊成了。
但是整整兩個月,到了六月,皇帝李隆基依然沒有任何動靜,這讓眾人疑惑的同時,也是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今天,眾人聽到了太子李享的話之後,頓時全部都明白了,太子的口風已經轉了,那麼自然是表明皇帝李隆基沒有處死楊成的打算,而且從太子李享的話中也可以得知,似乎楊成非但沒有罪過,反倒是立了大功了。
但是眾人不明白,楊成在淮南道這麼折騰,皇帝李隆基不殺他就已經是萬幸了,此時竟然還要表功,一時也讓眾人不知所以。
李隆基聽了李享的話之後,也是有些詫異,然後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感覺他的這個兒子應該是從什麼地方打聽到了楊成的那本密奏的事情了,而且已經得知楊成準備將三千萬貫的錢銀運到長安來。
李隆基隨後看了看眼前跪在地上一臉恭敬的李享,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然後輕聲地說道:“太子無罪,平身,待淮南道的事情清楚之後,楊成的功過再行定論。”
李享聽了李隆基的這句無罪的話自後,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他感覺父皇李隆基對他的態度在那一刻已經改變了。
然後李享就滿臉歡喜地拜謝了李隆基。
“把楊成的奏摺念給眾人聽。”
李隆基隨後淡淡地說道,頓時讓在場本來有些迷惑的百官更是驚愕不已,他們沒有想到楊成竟然已經給皇帝上了奏摺。
此時,李適之滿臉的驚愕,他是主管門下省的,各地百官上書的奏摺,一切政令的文書的稽核,都是要透過他的。
但是得知楊成已經上書李隆基之後,李適之大為惱怒,對於楊成的這種舉動,李適之不是認為這是對他的挑釁,而是認定這是逾越法度的事情,絕對不能出現。
但是眾人絲毫沒有在意李適之的憤怒,紛紛將注意力集中到了楊成的奏摺上。
此時,一個小黃門已經開始朗聲地宣讀起來了。
“啟稟陛下,臣楊成奏報,淮南道私鹽氾濫,官商勾結,士紳小吏串通,已經到了糜爛之地,如果不治,直接關乎大唐社稷江山。為此,臣斗膽行事,直接抄沒罪臣之家,嚴刑審問,一共抓捕罪臣小吏五百餘人,這些人大部分已經招供。查抄貪官汙吏五百七十三人,圍剿了七千六百多禍亂東南沿海的倭人,查繳了錢一千六百萬貫,還有數不盡的金銀珠財寶,價值也在上千萬貫之多,還有上百萬石的糧食,五萬多石私鹽,抄沒田地十萬餘畝,奴僕上萬,馬匹牛羊不下十萬頭。貪汙**觸目驚醒,臣準備用三個月診治整個淮南道,讓大唐不再出現一粒私鹽。隨後將押運查抄錢銀回到長安。”
此時,眾人聽完楊成的密奏之後,全部都驚愕地說不出話來,他們全部都明白了,楊成把整個淮南道都折騰的不得安寧,最後還是死不了的原因就是楊成查抄了這些錢銀的功勞。
隨後眾人就清楚了,這些錢銀在皇帝李隆基眼中要比五百多官吏值錢的多了,對於李隆基來說,就是殺了五千人也不算什麼。
畢竟那可是三千萬貫的錢銀,大唐一年的賦稅收入了,此時竟然一下子多出了一年的賦稅,這對於奢靡享樂的李隆基來說絕對是禁受不住的誘惑了。
況且眾人不是傻子,不是不會算賬,楊成抓捕了五百多人,就查抄出了將近三千萬貫的錢銀出來,還有上百萬石的糧食,五萬多石私鹽,這些人絕對清白不了。
一時間,大殿上也是詭異地安靜,就連剛才還在暴怒的李適之也都沉浸下來了。對於李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