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聞言不再辯駁,重整儀態,接過三柱殘香敬奉我佛藥是火道人配的,侏儒一輩子都在研究一個“燒。字,要配出一劑讓長香速燃、煙霧凝聚藥粉”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宋陽也精通藥理,但要麼下毒、要麼救命,除了這兩樣其他領域他一竅不通,非得火道人出手不可……,不過用藥的手法,是宋陽傳給無魚的。
宋陽以前的玩笑話還真不曾錯,無魚師太對下毒的功夫,當真有些天分的,下藥於長香的手法稍加演練便能純熟施展,雖處於眾目睽睽下,可是藉著大袖遮掩”加之動作迅速,完全不被察覺第三次敬香,異象再現。
道場周圍的議論聲更響亮了,異象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下來,經由靖王之手供奉佛前的清香燃燒迅速任誰想來都只有一個結果:相比旁人,佛祖更願受了靖王供奉。這便是佛祖認可靖王。
意料中事,無魚師太面lu笑容”伸手解下自己的海青法衣,將其披于靖王身上,跟著退後一步,雙手合十躬身施禮。
師太不曾多做評論”但她的舉動足以明一切!
靖王的神情恰到好處,惶恐之中帶了些意外,意外之中又藏些猶豫…皇子根本不明白眼前這些事情到底意味著什麼,看看神佛又看看靖王,目光裡趣味盎然,覺得這個戲法當真好看……,右丞相和靖王一脈的親信全都lu出了笑容,靖王的表演精彩而無魚師太的“無聲送袍。
更顯老到”這一下當真就水到渠成了,班大人轉目望向左丞相、杜尚書那些一直都不曾表態的朝臣,想看看他們現在還能有什麼辦法……,左丞相也在笑,但笑紋可當真僵硬地很,杜尚書一如既往的沒表情”不過因為抿起雙,那張苦瓜臉顯得更加苦澀場內眾多僧侶此刻面面相覷,川、
字輩的弟子只覺得此事稀奇,那些大德高僧、寺廟主持眼中則lu出了一份恍悟……,道場外無數百姓更加興奮了,誰當皇帝於他們而言無關緊要,但是受神佛認可之人登基大統,南理富強指日可待!
從內到外,眾人的表橡心情各不相同,靖王暗笑之餘”心中有多出了個念頭:在南理做師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以前可從不知道”
每逢重事的時候,比丘尼披著的海青法衣看似輕薄,不料披在自己身上才發覺它原來如此厚重。
南理的天氣,披著一件這樣的衣服,熱得人著實難受。
無魚師太長吸一口氣,雙手輕輕一揮,示意自己有話要,很快周圍安靜下來,無魚這才朗聲開口:“今日法事,待皇廷眾敬香後本就該結束了,可異象現出由此貧尼覺得當延一道祈福,為靖王祈福。”
這便是道場中高僧們剛剛恍悟之處了,四天前在大薦福寺無魚召集各寺主持商討“廿九法事。的時候,就曾明言當所有環節都結束後,還會再加一項法事,要大家配合,但是加在最後的法事究竟是給誰做、做什麼,她並未透lu過。
現在老僧們明白了,無魚要為靖王祈福……既然這場“臨時新增”
的祈福是早都安排好的,老僧當然能想通,剛剛靖王上香是的異象也不是佛祖顯靈,至多隻能算作江湖戲法。
歸根結底,無魚是鐵了心要輔佐靖王登基,甚至不惜以神佛為戲愚弄百姓。
百餘位高僧之中,半數微笑以對,半數無動於衷出家人不理朝政,誰做皇帝都好,反正矢夥都知道,如今京師都由靖王做主,他要登基,憑著幾個和尚又哪攔得住,乾脆悶聲不理明哲自保就是了,就算有朝一日鎮西王殺了回來倒黴的也是無魚,和自己不相干:只有少數幾個lu出不悅之色,恨無魚把佛陀當做兒戲,可是也不敢就此起身退走,不是誰都能像孤石那樣乖張傲慢。
師太的提議立刻就得到了響安,不用問,百姓中最先喝彩出聲的,都是靖王早就安插入人群中的心腹,宋陽也算一個,把一聲“再好不過,喊得無比響亮。
無魚師太威望在前、靖王敬香異象在後,百姓不明真相,真就以為佛祖垂青靖王,南理未來錦繡如畫,很快也都出聲喝彩,亂糟糟的歡呼。靖王還得矜持著,忙不迭擺手搖頭:“這可如何使得,怎敢勞動師太法駕、勞動諸位大德為我一人祈福……”
靖王不停推辭,無魚執意相邀”假戲真做之下,還真有些僵持味道,直到一旁的孤石師太等得不耐煩了,皺眉訓斥靖王:法事的確是為而作,但卻是為南理天下求福慧,並非一人之事,不要再推脫了,莫辜負了萬萬百姓。”
話到這個份上,靖王才不敢再推脫,勉強點點頭算是答應了,可依舊惺惺作態,非得拉上皇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