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有華夏了。

日置益回給日本領事的電報,字裡行間都帶著一股“委曲求全”“忍辱負重”的味道,在電報發出後,他登門拜訪了英國公使朱爾典,這一次,他沒被朱爾典的管家再禮貌的“請”出去。

日置益的來意,朱爾典明白,華夏人在做什麼,他同樣清楚。

萬全的計劃功敗垂成,為了戰爭的需要,英國還需要維持同華夏的“友誼”,必須要有一個“犧牲者”,來讓華夏人出一口氣。日本人就是最好的選擇。華夏人應該也是這麼想的。

朱爾典雙手交疊支在手杖上,看著日置益的目光,變得“親切”起來。

南六省的大兵封了兩家日本銀行的訊息,隔日就見了報,李謹言還從情報部門瞭解到,這次行動主要是由宋武主張和策劃的,執行人是孫清泉。他們不只抓了人,封了銀行,還砸開了金庫的大門……日本人對此除了抗議兩聲,竟然沒有更激烈的反應。或許是因為金庫裡沒錢?

畢竟日本已經窮得夠嗆了……

這一系列行動,李謹言莫名覺得熟悉,抬起頭看一眼坐在對面的樓少帥,明白了。

“怎麼?”

“少帥,咱們該和宋武收錢。”

“收錢?”

“是啊。”李謹言指著手裡的情報,“這搶銀行的方式,分明是照葫蘆畫瓢!”

樓少帥:“……”

195

四月二十六日;持續了兩個月的上海金融戰落下帷幕。繁榮了兩個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從人聲鼎沸;變成了一片蕭條。即便挫敗了外國銀行和投機商的最終計劃;交易大廳中那些絕望得麻木的蒼白麵孔,在很長時間內;都會留存在任午初等人的記憶中。

任午初不是獨自離開的;除一人留在南方,其餘四人皆被他說動;隨他一同返回關北。在同李謹言的幾次電報交流後,任午初懷疑;若是這四人不能被他說動,李謹言會不會派人綁他們的票;捆成粽子抓回關北。

畢竟李三少當真是求賢若渴……

在國人眼中;關北有四多;地多,廠多,兵多,錢多。八個字,足以概括。

火車上,任午初向四人重新介紹了一下關北,講了一些外人不知曉的事,分寸掌握得極準,不會洩露重要的機密,卻成功的引起了四人的興趣。

“興華兄實在是虧了。”其中一人聽完任午初的講述,拍了一下大腿,“若是烈陽兄早些說明,他必定會和我等一同北上。”

“未必,”另一人說道:“興華的家在南方,父母尚在,又有賢妻幼子,若舉家北遷可不是易事。況宋督帥誠意挽留,他有九成是要留下的。”

“人各有志嘛。”

另一個年紀大些,穿著長衫,比起金融人才,更像是個學者的男子說道:“烈陽,若真如你所說,我之前當真是坐井觀天,以為關北不過是興辦實業走在國人前列,殊不知教育,民生等皆領先於他省。所謂福利保障,確有其事?”

“當真。”任午初靠向椅背,車廂隨著火車前行不停的晃動著,讓他有些昏昏欲睡,“到了關北,諸位便可一探究竟。”

幾人的精神都不太好,在火車駛出一段時間後,紛紛睏意湧上,開始閉目休息。只是在睡意朦朧間,腦海中都在不停想著任午初之前說的話,和他話裡的那個關北。

接到任午初將帶著四位大拿返回的訊息,李謹言的嘴角差點咧到耳跟。北六省不缺錢,不缺地,不缺武器,就缺人才!

如今華夏注重發展農業,興辦工業,首批歸國留學生分散到各省,大部分都已嶄露頭角,漸有作為。

各省軍政府裡的官僚作風仍存,能做實事的人卻也不少。這些歸國留學生一身所學多能用到實處,也間接促使各省督帥官員向李謹言看齊,將目光盯準了下一批歸國留學生。

教育,才是興國之本。或許這些軍閥政客沒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但人才所帶來的種種好處他們卻實際見到了。

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部長陶德佑所提出的興辦學校計劃終於落到了實處。一所所蒙學,小學,中學破土動工,陶老從北六省要去的一批人也分散到幾個大省,將關北的建校模式及教育方針逐步推廣開來。無論覺悟高低,出發點如何,事情的結果都如陶老等教育家心中所想,這就足夠了。

樓少帥正在看第三師發回的電報,如今的朝鮮幾乎快亂成一鍋粥,除了李東道領導的朝鮮救國軍之外,又冒出幾股新勢力,都打出了救國的旗號,真正打的是什麼主意,恐怕只有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