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2部分

張作霖用的,但卻被軍情局的人拍到了。一身親王服飾的善耆正在日本人士兵護衛下走下火車,一圈中國人和日本在站臺上迎接他。照片薄薄,但人命卻是兩條,照相機鎂光燈的曝光太顯眼了。

“哦!上帝。”莫里循喊道。他頓時就想起身去英國公使館面見朱爾典。

訪談在繼續,楊銳的目的已經達到,而莫里循卻心不在焉,在這樣的基調下,採訪很快就結束了。送走莫里循的楊銳笑迎麥考密克的時候,劉伯淵從一個不知道角落閃了出來,湊到楊銳耳邊說道。“先生,奉天那邊出事了!”

“哦!”楊銳心中一跳,低聲道:“出了什麼事情?”又看見進院子的麥考密克,到:“如果不是很緊急,那就等下告訴我。”

“很緊急!”劉伯淵道。

“廣壽,幫我陪一下麥考密克先生。”楊銳眉頭緊蹙,對著身邊的陳廣壽道。

麥考密克對於楊銳先見莫里循並無異意,畢竟莫里循是中國的大人物,但是現在看見正在等著他的楊銳卻轉回了屋子,對著前來招呼的陳廣壽道,“陳,這是怎麼了?”

“麥考密克先生,先生忽然有急事,我想他幾分鐘之後就會回來的。”陳廣壽道。

“這簡直是在開玩笑!”楊銳在聽聞劉伯淵的彙報,第一個感覺就是開玩笑。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事情居然發生在現在,聽到這個訊息第一反應就是歷史穿越了,所以他才會如此震驚。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在1912年2月3日' 注: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第二輯p320,在確定滿清要退位的之後,日本人和1931年一樣,把南滿鐵路炸燬以創造出兵藉口,只是當時英國不想中國發生戰爭,是以第三次否決日本的要求,而日本西園寺內閣也根據英國人的意思第三次否決陸軍部的出兵提議。對比歷史,現在東北發生了革命,復興會控制了全境,同時現在內部是桂太郎內閣而不是西園寺內閣,最重要的是,英國希望日本在東北施壓從而讓復興會妥協,所以發生南滿鐵路發生爆炸之後,鐵道守備隊便以搜查兇手的名義進佔瀋陽,這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死了多少人?”楊銳臉陰沉下來,這不只是炸燬鐵路,而是炸燬火車,早上第一列從奉天開出火車,頭等車廂在最前面,炸藥就在頭等車廂底下爆炸。

“五名英國人,十六名美國人,還有俄國人六人,日本人也有七人,還有大約兩倍的的人受傷。”劉伯淵說道。

“中國人呢?”楊銳再問,臉色更沉。

“中國人…中國人沒有統計。”劉伯淵答道,他忽然有些尷尬,中國人也應該是人。“先生,我馬上就去要數字……”

“不必了!”楊銳說道。“瀋陽城內現在什麼情況?”

“現在第1軍正在和日本人在瀋陽城外對持,雙方都開了槍。”劉伯淵答道。

“打的好!總算沒有不抵抗!”楊銳說著怪話,忽然大聲的笑了起來。而後才道:“想辦法派出軍工人員去現場調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麼線索。另外東北馬上進入戰備狀態,這已經是開戰了。”

楊銳度著在屋子裡度著步子,因為危險而興奮,結合後世的經驗,他可以斷定這是關東軍,也就是他的前身鐵道守備隊弄出來的名堂,這段子實在是太熟悉了。按照日本人的計劃,第一步是炸路,第二步就是進城。進了城,大肆搜掠一番,最後還是把炸路的帽子扣在中國這邊;若是己方乖乖就範,那結果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先生,他們就這麼輕易就開戰了?”劉伯淵有些吃驚,鐵路是日本管理的,爆炸案最多是刑事糾紛,他認為日本人總要等到日本國內的軍隊來到中國才會開戰。

“不要和日本人比腦子,他們從小就是被門夾大的。現在鐵道守備隊和我們開戰,就更給國內出兵的藉口。”楊銳說道。“你去把這事情通知大家吧,要作為第一要務來處理。還有,宗人府和使館區太近了,不安全,馬上換一個地方,我這邊先去會會美國記者,他應該會對此感興趣的。”

楊銳其實是心不在焉了,不過麥考密克對楊銳本身很感興趣,在他看來,這個中國人就是一個傳奇,並且和美國有不解之緣,他身上很多東西(現代的東西)在麥考密克看來都是美國化的而不是中國化的,這完全就是一個美國人,思想、談吐、語氣,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美國文化的痕跡。

訪談中楊銳不知道麥考密克所想,如果知道便要悲哀了。作為八零後,他身上少有蘇聯文化而多是歐美文化。起初在滬上的幾年,他看不慣中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