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就像一棵樹一樣,隨著生長它自然會把樹蔭伸到更遠的地方。”顧維鈞很記得楊銳在柏林榮軍公墓前的講演,這句話讓他印象深刻。“我國的農產品,如棉花、菸草、大豆;工業品如家電、電機、車輛、造船、化學品,這些在國際上都是有競爭優勢的產品。如果真要強制這些東西不出口,將佔有的國際市場讓給美國。怕國內政局又要動盪了。”
“可我們打得過美國嗎?”翁文灝不說話,默不作聲的蔣百里忽然道。“我國工業雖然發生迅速,但造的都是冰箱、洗衣機、電烤爐、收音機;車輛雖出口不少礦山車輛,可數量太少,其他就是那些幾十塊錢能買到、滿大街亂跑的兩輪摩托車,靠這些怎麼和美國人打?
上次戰爭就表明,今後的戰爭將是國家整體國力的戰爭,我們和日本、朝鮮,整個東亞同盟加起來工業都還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這等於四架美國飛機打我們一架,四輛美國戰車打我們一輛,我們難道還能以一敵四?當然也不是說我就要對美國屈膝投降,只是避免戰爭才是重中之重。但真要打起來了,即便遷都重慶拉薩我們也要堅持到底。”
蔣百里雖然不是總參謀長,但他是總理軍事顧問。軍事上的事情翁文灝基本都採納他的意見,取消海軍也正是他的提倡。並不瞭解世界經濟及貿易的蔣百里認為:‘市場有一定的限制。經不起幾百年的互通有無,到沒有再通的餘地。商業自然是停滯……;海洋…的王冕,從希臘、羅馬,經過荷蘭、西班牙,而傳襲到英國,當然是自然的趨勢。但是到了世界市場沒有開闢餘地的時候,這個王冕就發生問題了'注158’。因此,感覺‘商業走上了自殺一途、商業文化的破產是一定的,新農業文明的趨勢已開始的出現’的蔣百里,自然認為海軍大可以取消。
顧維鈞不是軍事家,也不是經濟學家,他對翁文灝受蔣百里影響,取消海軍的建議無從評判,他最後只道:“還請總理三思。放棄日本將會對朝鮮、波斯、蘇聯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波斯和蘇聯。真要是與美國發生戰爭,我國僅剩下西域鐵路所連線的波斯鐵路和歐亞運河兩條對外通道,此兩國如對我產生異想,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美、對日、對蘇、對英、對法,前四者最重要,同時以對美、對蘇最為棘手。內閣履任之初就有不批准與蘇聯的反侵略互助條約的說法,但身為外交尚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