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3部分

艇擊沉商船數小於下水商船數,那它就難以真正有效。我們和美國交好,歐洲又值大戰,所以要徹底封鎖日本很容易,畢竟他無法從外界補充商船,而英法則不同,他們可以從海對岸租用商船,甚至連租用都不要,提高運價就可以,英法有的是錢。”

楊銳邊說,雷奧就邊聽,見他如此關注德國而一點也沒說眼下的戰事,楊銳氣道:“你他孃的有沒有心思打仗?不會把褲子也輸給日本人了吧?”

楊銳半氣半玩笑的話雷奧並不見怒,他只是勉強笑道,“三天之後你就知道了。”

在太上王朱訪緒和當朝總理‘瀋陽此番必不陷於戰火’的親口承諾中,特別楊銳將在瀋陽過年之舉,一時間遼寧民心大定。坊間傳言總理乃天上星宿下凡,又是白手打天下之人,人在既鎮守於瀋陽,必可翼護一方安寧,是以過年的前兩日,城裡城外都在殺豬宰羊,購置年貨,竟然比前些年還熱鬧。

楊銳不知道他宣佈在瀋陽過年所帶來的人心安定和經濟增長,他此時正在太清宮的道觀裡。上一次來出東北的時候,他入宿於此,這一次年假有好幾天的時間,瀋陽之內的這處道觀他是想看看的。不同於上次小童奉茶,這一次是老道親自伺候,只是此次來太清宮可不光是懷舊的,與老道閒聊幾句,客人就來了。

“小臣李相卨見過總理大人!”高麗棒子一進門就快步上前行禮,看他激動的樣子,恨不得要跪下親楊銳的靴子。

“李大人客氣了。”楊銳含著笑,“還是先坐下說吧。貴國殿下還好嗎?”

朝鮮雖然稱帝,但楊銳卻是不認的。不就是個王媽,當什麼皇帝啊。紫禁城裡的都還沒有登基呢。李相卨明白楊銳的意思,也明白楊銳問的不是純宗而是高宗。當下高興答道,“王上得聞大明掃清韃虜、再復華夏,頓時欣喜若狂,要不是擔心倭寇發現,幾乎要大醉三日。現在王上天天盼著母國王師東來,好幫小邦驅逐倭寇,光復社稷。”

李相卨阿諛奉承不斷,這次求見楊銳得見,加上此時中日交戰。頓時知道此番是復國有望。朝鮮諸人求遍東西各洋,誰知道求來求去最後還只能靠就在身側的中華,五百年前是大明出兵幫朝鮮趕跑了倭寇,現在依然巴望著後明出兵幫朝鮮光復社稷。這種期盼不光廢帝李熙有,那些被日本人不時欺負的小民也有,‘大明就要出兵了’之語這一兩年間傳遍朝鮮三千里河山,這其實也是身為朝鮮憲兵司令明石元二郎要竭力要出兵中國的原因,不把中國打敗,有這種期盼的朝鮮人根本就無法統治。唯有趁中華政府羽翼未豐時將其打倒,不然後患無窮。

“李大人,大中華說是大明,可又不全是大明。雖然這皇帝還是姓朱。”楊銳看著滿口好話的高麗棒子,心中警惕,“這政府的每一分軍費都出自百姓。滿清統治兩百餘年,特別是近幾十年賠款不少、白銀外流更劇。我國的百姓也窮啊。還有,要是光復朝鮮之後。這朝鮮還是像以前一樣,一出什麼大事就要我們幫著擦屁股,那可就……李大人,只要這兩個問題解決了,那一切都好說,到時不要說打到平壤,就是打到釜山也不是不行的。”

當今世界,俱是殖民地,中朝之間並無殖民歷史,但難保現在沒有這樣的想法,李相卨求見楊銳之前想了不少應對方案,最怕的就是中華和日本一樣,吞了朝鮮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現在聽聞楊銳一開口就是軍費,再說是朝鮮不能像以前那樣,心中頓時又安心有擔心,看來只要出錢,這國是保住了,就是後面那句話的意思,似乎是不允許朝鮮像以前那樣,可又要怎麼樣呢?難道像中國這樣嗎?

“總理大人,王師作戰,耗費甚巨,軍費小邦自然會全力支應,只是……只是這國體……”李相卨說到這看向楊銳,只想等著他點明。

“國體君主立憲制就好了,中華弄成這般還是有特殊原因的。”楊銳說道,“我說的朝鮮不能像以前那樣,是說不能像以前那樣不顧底層百姓死活,減租減息必定是要的,扶持工農也是要的。至於是不是要尊儒,照說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但最好還是跟著我們,要不然一幫憤青學生從中華各大學堂回國大肆批儒批孔,鬧來鬧去總是會出事的。朝鮮要想自立,那就得去孔子尊箕子,如此才不會鉗制民意,壓迫民生,要不然就是這次救了你們,那下回呢?老是這樣還不如讓朝鮮變成我中華一個省好了,這豈不是更省事?”

中華崇商不崇周,國會大廈前面立著的可是商朝遺臣箕子告誡周武王的洪範九疇,這和武王死後文王搞的那套禮法制完全不同。楊銳談到這點的時候像是很輕鬆,但朝鮮光復之後執政者用什麼意思形態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