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9部分

。其實自漢朝使節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中華和世界各國在經濟上就是聯通的。正所謂‘優勢互補、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共建繁榮’,中華經濟必將融入世界經濟之中。既然一千多年前我們勤勞聰慧的祖先能將絲茶瓷器行銷全世界,那作為重拾先賢精神的後輩,我們所製造的國貨亦能行銷全世界。(激烈的掌聲)

相信幾十年後,我們擔心的不是國貨不能與洋貨競爭,而是擔心因為老是我們賣出商品,所造成的各國貿易鉅額逆差如何解決。(熱烈的掌聲)所以,中華要和世界各國共建繁榮,不是說我們掙了錢就是好事,必須要大家國際收支都實現平衡,共同發財、共同繁榮才是真正的好事。(長久而激烈的掌聲)”

記憶裡就是這麼一小段,秋瑾說完有些微微冷長,見此她不得不把最後一句也說了出來,“總理不止一次說過:滬上是全國經濟的中心,滬上是參謀部、滬上是方向盤、滬上是晴雨表、滬上是交匯點、滬上是火車頭、滬上是東方明珠!諸君,請你們為實現中華經濟之繁榮全力以赴!!(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在滬上繁榮時,香港只是一個普通海港。若不是香港當初已經命名了維多利亞港,英國人肯定會把割讓地改為舟山。而後世事變遷,滬上的衰落給了香港崛起的機會,東方明珠之稱在楊銳的意識裡是指香港。可在這個時代,貿易進出口額本就領先於其他口岸的滬上當仁不讓就是東方明珠。畢竟。江浙本是富裕之地,哺育萬里的長江也由此入海。而開埠八十餘年的人才、設施、習慣法的積累是其他口岸無法取代的。

楊銳想法如此、也曾說過這樣的話,且土部正在計劃花巨資疏通長江航道、以確保萬噸海輪全年能平安直抵武漢,可秋瑾的轉述還是引起了不少影響。好的方面是滬上股市受國家政策和‘東方明珠’的雙重刺激,當日下午就開始暴漲;另外就是訊息靈通的滬上地產商開始惜售房產地產——滬上不是東方明珠嘛,那地價肯定還要漲;

而壞的方面,則廣州、武漢、天津,三地一起向省撫抱怨,說內閣對滬上太過偏愛。她是東方明珠,那我們是什麼?海邊臭河蚌?當然。這種抱怨不可能直接傳到楊銳耳中,且廣州早就不如滬上,天津則連廣州都不如,唯有武漢這座兼具重工輕工,又正在建設京漢大動脈和萬噸遠洋碼頭的城市能勉強和滬上相爭,所以市長陳榮格委婉發電京城,希望中央賜名。

滬上交易所講話所引起的反應當事人是不知的,大家唯一知道的就是以後經濟會越來越好、日子會越過越美,根本就沒想過為何中央除了造船廠外。從不把重工業建於滬上。即便是購至法屬殖民地新咯裡多尼亞島上的鎳礦石,也不是在滬上而是於武漢建立冶煉廠。

本想借新聞釋出會批駁負心漢的秋瑾(此時張幼儀早在徐志摩的要求下離婚,而京城緋聞纏身的楊銳也深陷離婚危機),根本沒有想到釋出會居然不是按她希望的方向走。同時她也發覺。民眾其實並不關心一個女人的際遇命運,他們只希望國家太平無事,自己能放心度日。因此轉述完楊銳以前講話的她很快就離開交易所前往旅館休息了。

秋瑾休息的時候,於歐洲乘飛機抵滬的張君勵一下飛機就找弟弟打聽國內事物。猶自激動的張嘉璈當即就把下午秋瑾在交易所內的講話複述了一遍。張君勵聞言吃驚道:“秋璇卿真是這麼說的?兵工廠也可私營?”

“千真萬確!”張嘉璈用力點頭,“二哥。你和任公諸君應該回來了,下一屆稽疑院代表競選需早做準備才是!”

“這是自然。”張君勵道,“任公下午已經到了滬上,在滬上拜會完故友,擇日便赴京。”

“這樣最好。”張嘉璈對此也是贊同,不過他想起以前的事情,又問道:“那早前護憲之事如何處理?地主那邊又如何交代?你們只要一露面,當年那些苦主便會找上門來的。”

“不怕,為兄早有萬全之策。”張君勵說的自信滿滿。“四弟,上次你信中說各省都在籌建省立銀行,這段時間可曾知主持此事的人是誰?”

“除了張坤張大人還能有誰?”張嘉璈笑道。“不過事情也怪,本可以直接下文的事情這張坤為何要做的偷偷摸摸呢?”

“張坤?國家銀行總辦的張坤?”張君勵有些不信,更想不到國家銀行也在私有化的範圍之內——兩三千噸黃金、且擁有華元唯一發行權的國家銀行,豈能說私有就私有。

“是!就是他。”張嘉璈肯定道,“江蘇、滬上、浙江、以及其他各省都在籌建省立銀行。復興會很可能要以關東銀行和僑商銀行為龍頭,另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