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雖是碩果僅存的教會學校,但境況並無好轉。不說他的名字已被學部禮部牢記,就連燕大本身也被全國士民排斥:有錢人家的子弟一個個退學而去;而沒錢人家的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吏部的潛規則就是不承認教會學校的文憑,商部及中華總商會的潛規則是所有經營實體不聘用教會學校的學生,工部下屬國有公司更有潛規則。教會學校學生作為民工替補使用。
如此排斥,此類事情引起的糾紛最後鬧到過大理寺。某幾個隱瞞身份的教會學生被僱主發現後,起訴工廠總辦用工歧視。大理寺判決的結果雖是學生勝訴,但第二天該工廠即到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用工廠總辦的話說,“生意可不做,銀子可不賺,但華夷之防絕不能忘!”一時商界、輿論好評如潮。
就是那麼的簡單,華夷之別四字即要了所有西化分子的命。這句滿清根本不敢喊出的口號,現在被士紳們喊得叭叭響——他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穿西裝、舉文明棍的二毛子混到自己身邊來。這群忘了祖宗的東西,既然喜歡西洋,那就滾到西洋去。反正太平洋沒加蓋,遊一遊就到了,至於他們的洋大爹會不會排華,他們要不要關木屋,那就看他們運氣了。
當然,厭惡二毛子和禮待洋人並無衝突,畢竟人家遠來是客,不管其習俗再怪、體臭再濃,我中華都是禮樂之邦。都是要有待客之禮的,萬不可學滿人那般殺公使、圍公館。假使真要開戰,那也是光明正大的下戰書,大家結結實實的打一戰。
而我中華技藝不如西洋。那就從先秦名家的‘白馬非馬’開始,補上邏輯思辨這一課,再潛心學習西洋技藝。以取長補短——既然我中華四大發明可由東方傳入西方,那為何西洋技藝不能從西方傳入中華?至於什麼民主自由、布林什維克、無政府主義……。這和技藝有什麼關係?難道說四大發明傳至西方時,儒家三綱五常也必須傳到西方?那美利堅實行就是大民主、就是大文明?我中華稽疑院就不是民主?
……
如此種種。感覺水越來愈淺的胡適真心希望和梁啟超合作,共同打破這越來越黑暗、越來越落後的社會禁錮,但梁啟超顯然沒有這樣的想法。究其原因,那便是梁啟超其實是牆頭草,歐洲大戰之前他認為西方比東方好,歐洲大戰之後他的歐遊心影錄則開始反思西方是否比東方文明,因為在東方絕不會發生如此一場殺人千萬,費金兆億的世界大戰。
他在歐遊心影錄中還很意外的引用了楊銳關於西方文明的形象表述——浮士德,這個因被奢華誘惑而走出書齋與魔鬼簽有契約的十六世紀博士,總覺得知識就是道德、科學就是力量,素不知在透過科學獲得力量時,人類正在自己埋藏自己,慘烈無比的歐洲大戰就是明證。
站在牆頭的梁啟超左右逢源,哪邊佔上風他便鼓吹那邊的思想,玩的那是一個溜,可同位競爭的胡適就可憐了,他的博士頭銜真不如梁啟超的舉人頭銜好用。梁啟超西裝換馬甲,儼然又是一個任公,而他即便脫了西裝換上馬甲,一樣是個二毛子。
腐朽、落後、**、野蠻、愚民、毫無人性……,凡是惡毒的詞語都可以用來抨擊當今復興會、以及復興會治下的國內的‘落後’風氣,但僅僅是抨擊而已,還只是小圈子內的抨擊。在坊間,這種抨擊毫無影響,不但毫無影響,甚至有一種叫做‘殺二毛’的遊行在孩童間極為流行。雖然胡適不明白具體過程玩法,但對其中一個情節印象深刻:一個孩子被數人抓住後,被問‘落後還是進步?’,答之‘落後’,即為同伴;答之‘進步’,旁人則大喊‘二毛子,殺!’,幾把當作劍的木枝隨即砍去。
孩子玩的只是遊戲,砍頭的只是樹枝,遊戲後孩童們依舊天真浪漫,不管輸贏都和好如初,可那些樹枝似乎砍在胡適心裡。他此時極為悲哀中華變得強大,要是像前清一樣怯弱,對洋人唯唯諾諾那該多好,那時候社會風氣是開放的、士紳是趨洋的、自由民主是有人聽的。可現在,即便美國也無法使中國變得‘文明’、停止‘野蠻化’,英國則不管你幹什麼,只要不危害大英僑民和大英商業利益即可,是以失去外國干涉的中華,只能永墮深淵……
各國大使的心理、一心想上位梁啟超胡適等人的騷動、還有封了地發了股票的軍中將校和復興會骨幹,這些人對於自己退下來作何反應都不是楊銳所在乎的。他在掌聲和閃光燈裡走出稽疑院的心情無比輕鬆,他感覺從1903年決心革命開始、挑了二十四年的擔子終於要放下了。就目前看來。他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也沒什麼感覺沒有做完的。除了一件事情。
在數日後於文淵閣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