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裡說美國人正在和滿清談之前哈里曼談過的那條鐵路,不過不同的是,哈里曼是想從長春一直修到齊齊哈爾,而現在司戴德的計劃是從新民屯平行著東清鐵路一直修到璦琿,然後在白城與通化鐵路相連。美國銀行團將出資兩千萬美元,設立東三省銀行,這些錢除了築路之外,還將興辦實業,改革幣值等等。
“原來是打這個主意啊!”電報上鐵路對於張坤來說並無影響,但幣制改革這幾個字卻很是刺眼,雖然關東銀行已經和滿清官錢局分開了,但借雞生蛋之後整個東北都認關東銀行的票子,更藉助著農貿公司的鼎力相助,關東銀行紙鈔的佔有率在整個東北已經是第一,儼然成了官方貨幣。哈里曼是修鐵路,摩根是做銀行的,兩個人的經營方向完全不同。
張坤的電報又轉給了謝韜甫,他看完後也明白了摩根的打算,只問道:“這條鐵路不是以前哈里曼和通化鐵路談的嗎,怎麼現在轉到摩根的手裡了?而且在東北修鐵路不透過通化鐵路公司,就不怕我們合著日本人俄國人阻止這個計劃嗎?”
“哈里曼早被去年的股市恐慌早就弄的沒錢了,沒錢那就沒有辦法修鐵路了。”張坤道:“至於說阻止,就不知道先生會做怎麼什麼打算了。我們還是先把那個六百萬兩的貸款找其他人先談好。其他的訊息還是等先生的電報吧。”
沒有什麼比被拖入一場不必要的消耗戰更加無奈的事情了。張坤的第二封電報發過來之前,美國人要做什麼楊銳已經很清楚了。摩根根本就不想對復興會貸款,但是又不想失去這個客戶,畢竟,中國的局勢不斷的在變化,復興會的軍旗堅韌的屹立在嚴州和林西兩地,讓滿清無計可施。楊銳在規劃通化鐵路之前,就有將其往北修的意思,只是去年哈里曼在股市上損失慘重,已經拿不出錢來了,而現在美國人完全拋棄了復興會,妄想著親自和滿清政府接洽。他們也不想想,即使擺平了俄國人,日本人會同意嗎?當然,復興會沒有精力和資金再在東北修鐵路了,所以通化鐵路公司的立場很尷尬,要麼被拖到這個無底洞裡面去,要麼只能是一言不發的傻站著旁觀。
只希望日本人會給美國人一個狠狠的教訓,楊銳想完此點,便把這件事放一邊了。他現在正在馬鞍山鐵廠,在1908年的最後幾天,鐵廠已經開始產鐵了,這比楊銳之前預料的快了不少,畢竟,任何一地的煤礦和鐵路的材質都是不同的,要想大規模的生產,那麼各種煤質的煉焦配比,以及生鐵的試煉都要花費極長的時間,這不是怎麼樣才能達到最優成本的事情,而是練出來的鐵是不是合格的事情。
“馬鞍山的鐵礦石比遼東的差,比漢陽的也差,只有少部分是可以直接入爐的,其他大部分都要經過選礦,這樣可是增加了不少成本。”夜幕裡,被調到馬鞍山的杜亞泉陪著楊銳參觀著整個產區,介紹鐵廠的時候第一句就是抱怨。被端方刁難過的馬鞍山鐵廠產量被擴充到了三十萬噸,鋼十萬噸,但這個產量不是一開始就要達到的,現在鐵廠年產生鐵二十萬噸,鋼五萬噸,已經是亞洲最大的鐵廠。
看著他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楊銳笑道:“你能這麼快就把鐵練出來,已經是奇蹟了。至於成本,這中國本來就是貧礦多,馬鞍山最少還是能有入爐的鐵礦,鐵廠要賺錢,那隻能靠淮南煤礦來補貼了,那邊焦炭的到場成本還是要比漢陽用的萍煤好吧?”
杜亞泉點頭道:“是比萍煤便宜不少,焦炭是九兩,比萍煤的十一兩便宜,現在盛宣懷都讓萍鄉那邊限產了,想著把我們這邊的焦炭運到漢陽去。只是單從鐵廠這邊算,鐵價是比洋鐵便宜,可鋼價確實要貴上一些。”
聽杜亞泉說到成本,楊銳笑道:“你現在鐵價多少?鋼價又多少?”
“鐵價在十六兩,鋼價高了,要在近三十兩。技術不如人啊!要不是知道煤礦那邊是掙錢的,這鐵廠總辦我可沒有臉皮當下去。”杜亞泉事事都求著要盡善盡美,但技術不如人,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技術發展的越細,楊銳能起的作用就越小,之前他還異想天開的提出了一個爐頂吹氧法,但是事實卻把他羞辱了,鍊鋼吹氧別人早就想過了,只是大型空氣分離機沒有出現前,吹氧的成本極高。對杜亞泉他不好建議什麼,他只好道:“英國人不要去比了,比日本人低就好了。南洋那邊給我使勁傾銷,讓日本人的鋼只能賣在國內就行。”(未完待續。。)
丁卷 第七十七章 彈簧
亞洲第一大鐵廠屹立在長江右岸,此地和後世的馬鞍山市位置相比,更加靠近南一些,鐵廠規模極為龐大,高爐聳立、燈火輝煌,在朦朧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