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資料。
另,此資料為國民收入(gni)。
因為:國民收入(gni)+間接稅+政府津貼=國內生產淨值(ndp);國內生產淨值(ndp)+折舊=國民生產總值(gdp),而固定資產折舊不可實時估計,是以一般認為ndp :gdp=10:11。
所以:gdp=114億(gni)+7。3億(1920年稅收)+津貼(0)/10x11=133億日元。
匯率:1日元=1華元=0。5美元
壬卷 家與國 第九章 上
虞輝祖的葬禮完畢後,諸多公務接踵而至,其中最重要的政務是蘇俄代表團,而會務則是下一任的總理人選。前者不難處理,去年開始的俄國大饑荒並未像歷史那樣得益於胡佛領導下的美國糧食署的救助,此時運入俄國的是中國低價貸款糧,相較於想以賑災顛覆蘇維埃政權的美國人,布林什維克認為中國人更可靠,雖然糧食以後需要用礦產支付。
這一次由莫洛托夫、布哈林組成的代表團前來中國,除了對之前的糧食貸款表示感謝外,另外一個目的則是希望中國政府能兌現以前的承認——在俄國局勢平定後給予蘇維埃長期的建設性的貸款。這並不是一件不好處理的事情,楊銳相信在這個時空,蘇聯的壽命會比歷史長的多,中國當下缺少有色金屬、以後可能缺少的石油,這些都是俄國的支付手段;同時自家國庫裡全是白銀——不斷在貶值的白銀。
至於後一件事情是某一天由蔡元培以開玩笑的方式提起的,他建議楊銳再任一屆總理,而後‘事不過三’的結束任期,他還是說這不是要楊銳學習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而是如果不這樣,對國家的長遠穩定不利——一棵樹獨秀於林,其他樹就會被其遮掉太陽。
憑心而論,不管蔡元培出於什麼理由,這個道理是對的。於國而言,健全領導人培養、接班機制都是極有必要的,但楊銳所擔心的是後繼者會將美國那一套東西塞到國家體制中,在他看來,美國的民主主自由彷彿是酸,讓人軟化、無力;而俄國的麥克思主義則是鹼,它燒掉一切不屬於麥克思精神的東西。同時以布林什維克的手腕和鬥爭經驗。他們將披上一層民主自由的外衣,混在蔡元培胡適這種‘好人’中間,以溶解整個復興會和政府組織。
但如果後繼者能保證政策穩定不變,他確實可以適當放手一段時間,不過這個問題實在是太複雜了,是以蔡元培提出這個問題。不等其他人反對,他當即就反問,‘誰還幹得來?’。這話當場就把蔡元培問懵了,不過反問完後他還是把這個問題放到月末常委會上討論。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必須深思熟慮的問題,之前他也曾想過,但從開國到現在,需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大事一件接一件。唯有當華盛頓海軍條約被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後,他久久緊繃的神經才徹底放鬆下來。
“總理,俄國代表已經到了,重安先生正陪著,是不是……”上班後不久,李子龍就提醒道,因為虞輝祖的葬禮,俄國代表團即便參觀完國內的一些建設專案。在京也乾等多日。
“請他們進來吧。”楊銳點頭,俄國代表團剛到的時候他草草見了一面。他們當時提出要參觀中國的建設專案,而楊銳又要赴滬上,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謝纘泰在談。
謝纘泰便帶著俄國進來時,楊銳不等他們行禮便起身上前,他看向那個更文雅、外貌上顯得更年輕的人道,“這就是布哈林同志吧?革命黨人最優秀的理論家之一。”
布哈林來華多日。楊銳認識不足為怪,但知道他是最優秀的理論家之一,不說布哈林,連旁邊的莫洛托夫、駐華大使加拉罕也很吃驚。楊銳說完布哈林,又看向顯得極為老成的九零後莫洛托夫。笑道:“這位應該就是莫洛托夫同志,錘子般無所畏懼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因為中國對俄國的支援,楊銳這個老革命家被列寧同志稱讚,並且聲稱俄國革命也正在學習他曾使用過的策略——利用農民。當然,復興會政府真正的策略是扶持農民,而不是利用,但能這樣做更多的是因為中國沒有解放全世界無產者的計劃和責任,也不曾被資本主義封鎖,所以不需要利用、盤剝農民去實現工業化。
一個民族主義老革命家如此熱情的讚揚自己,布哈林喜笑顏開,提倡新經濟的他非常讚賞中國所實行的策略,但可惜的是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了,俄國的新經濟面臨著重重壓力,因為資本主義的敵視,租讓制未必能吸引多少國外投資,現在布林什維克能做的,就是讓教會獻出珍寶並大肆出賣沙皇的收藏——楊銳也用稿費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