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0部分

泰一郎中將敲了敲手中的鞭子,問道:“吉田君,整個支那的防線,有那幾點比較重要?”

“重要?”沒想到師團長居然會問這個問題,吉田腦子想著答案的時候,眼睛卻瞄向桌子上的地圖。兩個多月的鏖戰。己方增兵的同時,支那人也在增兵,誰也沒有料想到支那人居然學習獨國和佛國,在東北和北中國建立了簡單的預備役制度。這使得整個支那可戰的兵員迅速增加至兩百萬,幸好支那的軍工生產能力太弱,各國又對其實行封鎖。所以其真正武裝的只有一百萬人。

因為己方掌握著制海權,這一百萬人均分在關內和關外兩地。可即使如此,相對於己方現有兵力。支那人還是佔優的。現在他們在遼東山嶺地帶嚴防死守,妄圖用地形優勢來抵消大日本陸軍的技能優勢。在這種企圖下,現在整個遼東的防線極像是一段上樓的臺階:起始端是蓋州大清河的入海口,這裡乃至整個遼東灣都遍佈水雷和沉船,防止己軍繞海攻擊;從入海口開始往東二十公里就是四三三高地,防線再此轉北十公里,而後再轉向東面,六十公里之後就是岫巖,這基本就是支那防線的南線了。

整個南線有一百公里長,除了靠海的這十八公里之外,其他都是山嶺。在山嶺地區,支那軍只要扼殺通道,加之山地作戰易守難攻,補給不暢的己方是很難打破的。

在岫巖之後,整個防線轉往北延伸六十多公里,那裡便是第1軍和第3軍進攻的摩天嶺,此地已經徹底被支那軍堡壘化了,即便使用大口徑要塞炮,也難以突破防線。摩天嶺之後,防線再次東轉四十多公里到賽馬集,賽馬集之後則往北至鹼廠,而後最後一次往東到懷仁縣城,並一直延伸到輯安。

整個防線在地圖上就是一段臺階,第一節是蓋州,第二節是岫巖,第三節是摩天嶺,第四節是鹼廠。這一段臺階中,最要緊的是蓋州、岫巖、摩天嶺三處。吉田眼睛掃過地圖,正想說話的時候,師團長卻道:“吉田君,你是不是覺得蓋州、岫巖、摩天嶺三處最重要?”

見吉田平太郎點頭,師團長再道:“這只是表象,”他伸手把桌子上地圖側了一個方向,而後說道:“如果換一個方向看,就會發現支那的防線不是臺階,而是一段有稜有角的波浪線,波谷是蓋州、團甸、摩天嶺、鹼廠四處,而波峰則有三個,一是四三三高地,二是岫巖,三是賽馬集。

進攻波谷,那麼會招致支那軍兩側防線的反擊,很難達成目的,摩天嶺的進攻很能說明這一點;但進攻波峰則不同了,它其實是整個防線的突出部,我們有兩個進攻方向甚至是三個進攻方向。這三個波峰中,岫巖和賽馬集都山嶺之中,部隊補給、展開不便,唯有四三三高地就在平原邊緣,是整條防線的最佳進攻地點。現在我們趁支那人不備已經孤立了這個點,那就務必要在支那援兵到達前,不付代價徹底將其佔領。這裡,根本就是第二個爾靈山啊!”(未完待續。。)

己卷 第五十五章 升官上

師團長一句爾靈山讓吉田平太郎想到了死傷慘重的旅順攻擊戰,心中不由泛起了涼氣,可林泰一郎中將的意思其實是說這四三三高地和爾靈山一樣重要,只要佔領了這裡,那麼己方就可以順著南北走向的大清河谷進佔十公里外的團甸,而佔領了團甸,就能從其西側的茂林溝、寶泉溝橫插到蓋州後方,直接把整個蓋州防線的支那守軍圍困在這長約十公里,寬約二十公里的狹小區域裡。

不過,支那軍也不是死的,他們可以一邊抗擊自己的迂迴,一邊後撤。可若是他們後撤,那就等於放棄了整個營口…蓋州防線,日軍可以直接從營口登陸,並且支那軍在蓋州後撤之後,下一個能嚴防死守的地方就是海城了。那個地方不同於蓋州,雖然東側仍然是山嶺,也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海城河,但它畢竟不是在半島上而是在平原上,有無數空間使得日軍可以迂迴至守軍防線後側,甚至,日軍可以與守軍在海城對持的同時,開始西進錦州,配合其他部隊從遼東灣西岸登陸。

日軍能看到的事情,復興軍一樣能看到,就在白天日軍在氯氣炮彈掩護下不顧傷亡佔領張郎寨、龍王廟等地之後,總參終於批准防守此處的第104軍使用防毒面具,而不再是策略性的撤退,並要求當天夜裡104軍必須進行夜襲,奪回丟失的張郎寨、龍王廟等陣地,並伺機增兵四三三高地,以鞏固此地防守;同時考慮到被包圍的四三三高地很有可能彈藥匱乏。總參還下令飛艇部隊空運物資,以使守軍能支撐更久。

可以說。雙方的計劃都是充分的,但誰勝誰負那就看各方的運氣和能耐了。從時間上說。情況對復興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