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他的目光都變得凜然起來。
張魁本想開口挑釁孔晟兩句,因為孔晟進堂議事,不著官衣還帶著弓箭,這明顯不懂規矩。但看孔晟揹負長弓威風凜凜,聯想起他昨日那方天畫戟如同秋風掃落葉的勢不可擋,心裡生出畏懼,就開始打怵,不敢再開口了。
其實孔晟不是不懂規矩,而是故意如此。
他站在堂下,向張巡和許遠兩人抱拳拱手道:“張中丞,許太守,下官正在城外練箭,突然接到議事通報,來不及回府更衣,有失禮之處,還請兩位大人見諒!”
許遠微微一笑:“事出有因,加上正在戰時,孔縣令就不必拘這些小節了。本官看孔縣令這張弓,份量應該不輕嘛,幾石弓?”
孔晟微微一笑,將弓解下放在一側:“六石弓,是當日在彭城,鳳陽郡主所贈。”
許遠倒吸了一口涼氣,在場眾將也都暗暗心驚。就連擅長弓箭的南霽雲,都眸光泛起精光,深深望向了孔晟的那張弓。
他才使得三石弓,沒想到孔晟年不及弱冠,力量卻足足是他的兩倍。這樣的神勇少年,與當年的衛懷王玄霸相比,根本差不了多少。
天命之才啊!
雷萬春心裡暗歎。
張巡嘴角一抽,擺擺手道:“孔縣令天生神力,勇猛過人,文武雙全,有你這樣的少年英雄來到睢陽助我等守城,當今陛下果然識人之明。好了,你且坐下說話。”
孔晟笑了笑,就坐在了許遠這邊下首的一個空著的位置,這分明就是給他留的。
睢陽如今的情勢,政務沒有多少,主要還是戰備軍事。張巡挨個聽了南霽雲、雷萬春等諸將的一圈關於整軍備戰的彙報,話鋒一轉,就將話題繞到了當前的燃眉之急睢陽糧草不足的問題上。
睢陽現有正規軍不足七千人,再加上非正規的民間武裝力量,滿打滿算也不足萬人。而睢陽城有百姓數百戶數千人。兩萬多軍民要吃喝,但城中目前只有存糧一萬斛,也就是120多萬斤,按照一人一天至少一斤口糧來計算,頂多也就是堅持60天。
這還是因為寧陵大捷,南霽雲和雷萬春大敗楊朝宗部奪回了一部分糧草,否則,情況會更艱難。
張巡的策略就是節衣縮食,外加借糧,固守待援。
孔晟對此很不以為然,而他靜靜地坐在那裡聽了半天,也漸漸明白過來,張巡急招他入府議事,是打的讓他去彭城借糧的主意。
張巡一直向彭城求援借糧,虢王李巨都不曾有半點回應。在張巡看來,既然孔晟與虢王一系關係匪淺,那就讓他去借糧。孔晟不是反對借糧,只是他對彭城的情況也瞭解幾分,李巨目前存糧也不多,自顧不暇,哪有肯支援睢陽抗戰?
所以,張巡的話剛出口,孔晟就果斷推拒道:“張中丞,去彭城借糧求援,基本不可行,不是下官推辭抗命,實在是事不可為,強行為之也只能白跑一趟。”
張巡臉色一沉:“孔縣令,既然虢王殿下對你欣賞器重有加,由你代表睢陽去彭城借糧求援,最合適不過,你何必推辭?嗯?你這睢陽屬官到任之後,連番抗拒本官軍令,莫非真以為本官不會軍法從事嗎?”
張巡這話一出口,就將一頂大帽子扣了過來,若是孔晟不從,就是抗命,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
孔晟長出了一口氣道:“張中丞,下官從彭城來,深知彭城糧草也很是緊張。鳳陽郡主去江南籌集糧草,不過才營運得十萬斛,而彭城十萬軍民,這點糧草本就是杯水車薪,我們去借糧,虢王肯定不予。”(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失望
孔晟言辭懇切道:“張中丞,我可以向鳳陽郡主修書一封,派人去彭城試一試,但希望不大。”
孔晟就事論事,張巡也不是蠻不講理之人,略加思量,也知道孔晟說的是大實話,難為孔晟去借糧也是於事無補。
想起睢陽如今面臨的慘淡光景,又想起叛軍不知何時就要糾集大軍前來圍城,張巡心頭煩亂火起,卻不知該如何排解發洩。
“中丞大人,當今之計,借糧不過是空中樓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進攻雍丘的令狐潮部,拿下雍丘後即可獲得叛軍存糧,這遠遠比去向別人借糧更現實可行。”孔晟朗聲道。
張巡眉頭一挑,搖了搖頭。
張魁在下冷聲反駁道:“孔縣令,你說得倒是輕巧!我們睢陽守軍不過區區六七千人,若是分兵進攻雍丘,若是叛軍整軍來攻城,睢陽就危在旦夕!”
“況且,雍丘守軍上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