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吉林長春市中心最繁華地段的房價才1700、1800元/平米,非常具有投資潛力。該市在老商業區有個市場。大約有50000平米,它相當於北京一、二十年前的南城天橋。

據說;該市場賣給了一個香港客商。但這個開發商對商業地產理解不夠深透,他們把最好的門臉房全部賣掉了,市場定位又零亂,餐飲的隔壁是美容美髮,隔壁又是賣服裝,整個市場的運作很不理想。他們想要將整個市場都租給浙江商人來經營,條件是每年需要交2000萬租金。他們還要求,2000萬之外的收入要分成,此外還要購買他們一定量的股份。雙方討論涉及到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一年需 2000萬元墊底,當時他們沒搞清楚這2000萬租金是怎麼算出來的?除了交納每年2000萬元的租金以外,為什麼還要購買他們一定量的股份呢? 為什麼還要每年跟他們分享紅利呢?我們浙江商人既是人人都是大款也不願被狠斬一刀啊。所以,這個專案我們主動放棄了。總之,與浙商合作要實事求是,誇大、縮小商業情報,關鍵問題搞不清楚都是會貽誤商機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五章 給自己留夠底牌,不要先期投入資金太多(3)

5 怕諸葛亮《空城計》

一個商業區域的定位和劃分,一個大型市場的選址和建立以及它在城市的位置是否得當決定著該城市能否發展起來,特別在二、三線城市,這些因素對城市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內蒙古某市現有人口三、四十萬,但該市計劃要在五年之內發展到一百萬人口。這些人從哪來?當地領導介紹說,這些人將會從各旗、鎮遷移而來。人均年收入3000—4000元人民幣,月收入只有300元左右的人群是沒有購買力的。在這座空城中,該市場的選址更是離奇,它選在了城鄉結合部,交通不便,人煙稀疏,商家都沒法進貨,消費者又怎麼會大老遠到這裡來買東西呢?道理很簡單,當人氣不足以支援該城市運營的時候,把市場辦在荒郊野外、人都走不到的地方還有什麼意義,它對周邊的經濟發展又能產生什麼樣的輻射功能?市場要辦在能輻射周邊起碼3平方公里的地方,要能帶動該區域的經濟發展。該地的市場規劃模型做得很好,但不符合實際現狀。據瞭解,到目前為止,該地還是空城一座。近日有媒體報道,該地的市長在城市改造中手太長,心太黑,商戶不送錢他不辦事,市長辦公會經常在高檔酒店的飯桌上開。幾年內,他已斂財4千多萬,現已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失去了自由,到牢裡去了。

我多次見過這位市長。他在酒桌上能侃能說、油嘴滑舌。幸虧我們很理智,沒在這個地方投資,否則我們虧大發了,給這位市長“脫貧致富”做義務了。

要把商業價值發揮到最大,必須淋漓盡致地體現以下兩個必備的條件: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人氣、人氣還是人氣。地段決定之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氣。沒有人氣支援,做生意很難。營業員比顧客還要多,這買賣怎麼做?又怎麼能夠體現商業價值?沒有消費者,哪有商業價值?

浙江商人做實戰操盤,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自創的商業理論。現在的商業實踐走得太快。以前通常講得是理論聯絡實際,現在要實際聯絡理論了,書本上的有些理論跟現實已經嚴重脫節。浙商個個都是“純爺們”的商界實踐家,他們沒有一套又一套的高深理論,卻能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能讓一些學院派的理論家看得臉色鐵青。浙商不按常規出牌、出奇制勝地創造了商界一個又一個奇蹟。人們很難用現成的書本理論知識來解讀其發展史和未來走向。

6 怕“大人”

俗話說:不到北京不知官大、不到北京不知舞臺大。然而,浙江商人最不喜歡“大人”,牛皮吹大的人、往大處忽悠的人、給人畫空心大餅的人、同“大官”們攀親的人和拉大旗做虎皮的人。

“我們已經在某地劃歸了十幾、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來打造工業園區。”這是十有*不可能的事。不用說十幾、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證根本無法辦下來,就是這十幾、二十平方公里的招商工作也是難上加難的。有些“大人”越往大了忽悠,缺乏基本常識的人就越會相信。當下浮躁的社會,人們往往追求的是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有些“大人”往往抓住人們急功盡利的心理特點,誇誇其談,甚至開始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越大就越不會假。這些都是人性最易犯的錯誤,但有些人卻屢屢明知故犯。

13年前我剛到北京,有一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位北京的大人物。他說,初到北京,事業還沒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