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臨行前,他交代鎮守山海關的多爾袞,一定要小心明軍的偷襲。他們想奪取山海關心思,用腳趾頭想想都能知道。至於孫老頭在修築圍牆的事,就讓他們修好了。反正佔據了山海關。大金就佔據了主動權。
另外,他還從瀋陽特意招來了寧完我,範狗兒兩個漢奸,命令他們潛入明國京師,摸清叫天軍和明國的關係。最好能刺探到那種威力巨大的火炮是怎麼造的?
說句實話,皇太極是不信叫天軍會投靠明國。去明國京師談判的使者雖然被盯得嚴。不過多少都能知道點京師的事情,並沒有回報說有叫天軍的訊息。
不過他心中的猜測沒有得到證實,不搞清楚叫天軍的殺手鐧為什麼會出現在明軍中,皇太極是不會安心的。
軍中有很離譜的猜測,說明軍把叫天軍滅了,所以才有叫天軍的殺手鐧卻不會用的事情發生,但皇太極根本沒想就否定了這種猜測。
明軍要能把叫天軍給滅了,何至於被父汗以十三付盔甲起家,佔據明軍的遼東全境!
把事情都安排妥當後。皇太極便領軍北返瀋陽。說句實在話,打了這麼久的仗,大金確實支援不住了。
只有區區遼東之地,要養那麼大一支軍隊,幾乎到了全族下至十四歲,上至四十五歲的男人都有參與戰事。要不是從明國掠來了那麼多東西,憑大金的國力,根本就堅持不到現在。
草原上的盟友也早已有抱怨。至少比起以前來說,抱怨要多多了。皇太極對於這個的原因心知肚明。卻又無可奈何。
大金無敵的神話被叫天軍打破,就少了很多對盟友、對敵人的威懾力。也是因為叫天軍,讓大金損失慘重。五千多人啊,雖然裡面有一部分漢人和蒙古人附屬,但女真勇士卻更多。殲滅戰的威力,讓大金損失了那麼多能征善戰的男丁。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回來!
皇太極想起這個,心中就不由得對叫天軍恨得咬牙。但就目前來說,大金也實在沒有那個實力遠征歸化城了。只能把這事往好的方向想,多虧了叫天軍,使得自己在大金國內能掃清障礙。擁有一名真正大汗該有的權力和威嚴。
行軍途中,他是坐了馬車的。身體太胖,不用趕路,自然不想受罪了。撩窗南望,冷笑浮現在臉上。
相對叫天軍來說,自己對付明國可謂得心應手。這次擺戰,能讓大金喘口氣,休整一下,順便還能從明國撈來糧食,正所謂一舉兩得。最為關鍵的是,這次回去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解決大金的另外一個隱患,也讓明國疑神疑鬼,繼續消耗明國的國力。
他如此想著,大明的皇帝和文武百官卻因為擺戰都鬆了口氣。官員之間互相見面時,明顯多了笑容。京師的青樓戲院,比起以往也熱鬧了幾分。
不過朝廷還有事情要忙,在孫承宗從撫寧前線返回後,馬上推薦有優秀的剿匪戰績,並且其能力在勤王戰事中也得到認可的延綏巡撫洪承疇,領部分勤王軍前往中原剿匪。
為了保證以最快速度剿滅流賊,還中原一個太平,孫承宗建議朝廷調撥在對虜戰事中表現不錯的曹文昭、曹變蛟叔侄兩人歸洪承疇指揮。
不過眼下指揮剿匪的是孫傳庭這名脾氣不好的總督,在官位上要比洪承疇大。掄起名氣和實力,自然洪承疇要比孫傳庭更靠譜,也更會做人。朝廷上下一致認為,這職位有必要調整一下。
於是,舊事重提,以孫傳庭騷擾地方為由,革其總督之位,降為延綏巡撫,暫居延安府辦差。
而洪承疇則在勤王戰事中表現優秀,理所當然地接替了孫傳庭之前的職務。接旨之日起,即可前往中原剿匪。
而孫承宗本人,還得領著其他勤王軍坐鎮撫寧。既要防著建虜,也想著看是否有機會,能重新拿回山海關。
對於朝廷掌權的官員來說,不打仗了,這後勤就輕鬆了不少,總算壓力沒有那麼大了。
時間進入十二月,寒風呼嘯,那叫一個冷,在京師的人都不敢出門。
這一月左右的時間內,剿匪的捷報還沒來,但建虜也真的遵守了約定,並沒有任何挑釁的行為,乖乖地待在山海關內。明國上下都鬆了口氣,期待著這樣的好日子能一直延續下去。
可誰知,好景不長。很快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急報,從山東送到京師。崇禎皇帝臉色重新變得陰沉,緊急召集內閣六部大佬到文華殿議事。(未完待續。)
587 盧象升復出
原來建虜是從撫寧前線退兵,只是據守山海關而已。他們把兵力抽調出來,在稍微休整之後,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