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加壓字幕,所以我特意在電影中安排了不少用對白推進故事情節的鏡頭,拍攝時注意刻畫演員的面部表情,影片也在我的建議之下,採用了三段式結構,三個段落獨立存在,在影片的最後融為一體,在這方面格里菲斯是行家,他也提出了不少精彩的建議。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群策群力之下,《求救的人們》的拍攝工作得到了紮紮實實地開展。
我們,就等著再次震動好萊塢的那一天。
第六十九章 色情電影引發的混亂
《求救的人們》最出新的地方是它只有很少的戲是在廠棚裡拍攝的,電影中百分之九十的鏡頭都是實地取景,裡面的演員除了主要演員之外,都是碼頭上的群眾演員,服裝方面也一改過去那種華麗的道具服裝,而直接從碼頭上的工人那裡收購,做到了對現實的原生態反應。^^
這些電影理念,大部分來自於歷史上的新現實主義(《求救的人們》後來被新現實主義電影奉為源頭,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有一些採用了格里爾遜的紀錄片手法,讓鏡頭顯得異常真實,極具感染力。
我所做的這些修改,不但讓斯登堡和斯蒂勒(他沒事所以也搭個幫手)佩服得五體投地,更是讓格里菲斯感慨萬千,老頭子一見到我就抱著腦袋說自己老了,落伍了。
比起《色戒》,這部電影的進展速度不是很快,但是因為我、格里菲斯、斯登堡、斯蒂勒的精雕細琢,加上出色的攝影、表演,使得這部電影比起色戒來,要精緻一些。
如果把《色戒》比喻成一個變化多姿曖昧多義的夢的話,那麼《求救的人們》就是一副精緻入微的寫實畫,無論是風格,還是手法,兩部電影都截然不同。
拍電影的這段時間,托馬斯出版公司告訴我《蒙太奇論》賣得很好,已經翻譯成德語、法語、俄語、斯拉夫語等各個語種全世界發行,在我的強烈要求之下,他們答應增添漢語譯本。
十一月初的時候,法國高蒙公司的銷售經理來到夢工廠,和我商量把《色戒》帶到歐洲上映,我欣然應允。11月8日這天,《色戒》在高蒙公司的旗下的影院裡放映,在歐洲引起觀影狂潮,影片雖然表現的是美國人的故事,但是受到了歐洲人的極大歡迎,不僅對觀眾帶來的嶄新的觀影習慣,更對歐洲的電影工作者和電影理論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個時候的歐洲電影界,正是先鋒派電影運動風起雲湧的時代,大量的年輕的電影工作者力圖突破原有的電影敘述模式和電影語言手法進而創造出一種嶄新的表達方式,所以對於《色戒》中的種種創新之處推崇備至,印象主義電影流派中的導演像杜拉克、愛潑斯坦、萊皮埃等人聯合在雜誌上發表文章,聲稱《色戒》是印象主義電影的創作標準,對它進行了高度了評價。
而在德國,表現主義電影流派則更關注《色戒》中對於人物本性的挖掘和有關心理問題的探討,一代電影大師茂瑙在觀看《色戒》的時候站起來向他的電影界朋友們呼籲將這部電影放到教堂裡去,他稱《色戒》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電影”,“它代表著迄今以來電影藝術的最高峰。”
同樣在德國,《色戒》也受到了抽象主義電影工作者的極大歡迎,最為電影流派中對於形式特別看重的流派,抽象主義電影人稱《色戒》的構圖以及電影畫面的中對於線條、體積、光線的表現,充滿節奏性和韻律性,是“形式電影的卓越代表”。
達達主義電影的最著名的導演雷內…克萊爾則代表達達主義發表了針對《色戒》的宣言:“這是一部完全符合達達精神的電影,它無視幾十年來的那些電影界形成的死氣呆板的條條框框,對它們進行消解和嘲諷,充滿著反叛精神,像一朵綻放的鮮花,展現出勃勃生機!”
對於《色戒》中的色情鏡頭和相關的夢境段落,超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人物安德烈…布勒東也做了高度評價,他認為《色戒》把觀眾引向了一個“詩意的境界”,觀眾可以在電影中自由思想無拘無束,他稱《色戒》是一部無法複述的電影,藝術成就之高,令人震驚。
極短的時間內,《色戒》在歐洲獲得了遠遠比在美國更大更普遍更徹底的成功,讓我大出意外的是,幾乎各大電影流派都對這部電影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對於這種現象分析道:“自1895年電影在法國誕生以來,世界範圍內,從來沒有哪一部電影會獲得如此廣泛的高度讚揚,無論是懷有不同創作理念的電影工作者還是觀點迥異的電影研究者,對於這部電影只有一個態度,那就是:把它奉為經典。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