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己這個大同知府,也就好做的多了,這事看來還真的做對了。
若是成了,那才叫皆大歡喜,自家那小畜生看樣子是沒多大的出息了,若能一生平平安安,得陛下,大將軍庇護,富貴榮華可能要差些,也可能要有些人說嘴,但這樣的一輩子下來,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卻還求之不得的呢。
一件大事落定,他這裡已經有些坐不住了,只想快點回去寫上一封書信,叫人送回長安家中,宜早不宜遲,瞅陛下那熱心的樣子,若是給旁人捷足先登了,自己可就空歡喜一場了不是?
但趙石可沒有放人的意思,這事八字沒有一撇,加之他離著也遠,幫不上什麼忙,再說出了個許節那樣的傢伙,他對自己的眼光也深有懷疑,所以也就先放下了。
不過這事到底是件好事來的,對這位知府大人,也就存了幾分好感,之後談起大同諸事來,也不介意跟他多說兩句,提點一下對方要注意的東西。
這對於剛到任的知府大人,是有著莫大好處的,這位知府大人稍後便安下心來,心裡更是歡喜,知道自己之後任事,可要方便不知多少了,就說這滿大同的秦軍官兵,有了大將軍的吩咐,也斷不會跟自己為難,之後施政,還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而他這個知府,處於大同這樣的位置上,若是大軍攻伐,軍功恐怕也是少不了的,如此一來,將來前程還用說嗎?
兩人談談說說,更顯融洽,這位知府大人早已知曉,眼前這人不通文墨,偏又心有丘壑,最是務實的一個人,他自家也非是食古不化之輩,所以言談之間,將讀書人風花雪月的那一套收了個乾淨。
而來之前,他已經想的好了,這番談來,卻只扣住兩個,一個便是修路,這無疑和了趙石的胃口,大軍征戰,困於道路,往來不便,這是制約大軍糧草輜重的一個大問題。
知府大人這修路的意思,可不正和當今時宜,至於讓知府大人苦惱的人手,趙石笑著指向北邊,大同新定,不宜徵發勞役,但北邊的胡人卻有很多,近兩年,當有足夠的人手,供人役使,也就是說,之後的一兩年間,草原上的胡人,將是秦軍的主要目標。
第二個,就是農耕,大同這裡是一個盆地,周圍多山,但可耕之地也有不少,若溝渠便利,將來所出供大同府百姓所用,當是足夠,說不定,還能為大軍進兵,供應些糧草呢。
這兩件事說出來,都能得到趙石的贊同和肯定,覺得雖還不知這位知府大人才幹到底如何,但要是能將這兩件事做好,便也能不愧賢良一說了。
知府大人苦心孤詣想到的兩件事,果然得了大將軍的讚賞,心中多少有些得意,說的也就更詳盡了一些。
兩人相談,也漸漸順暢了起來,臨到晚間,大將軍趙石留其在府內用飯,之後更是親自送出府門,對於這位知府大人來說,這一趟走的,真是不冤,也算是為自己到任知府,開了個好的不能再好的開頭,出京之初,可是斷不會想到會如此順利的。
知府大人歡喜無限,急急回到居所,立即寫信回長安不提,趙石回到府中,心情也是不錯,轉念想到,成武皇帝李全壽施政還不知怎樣,但在這個知人善任上,卻比景帝強出一條街也不止。
想起當年雄心勃勃的景興皇帝,到了後來,已是變得好大喜功,多疑善變,任用臣工,多數已不思其人是否賢能,作為如何,只知道鞏固自己皇位為先,當年雄心,還能剩下多少真的不好說。
不過那些都已經過去了,他也只是稍有感慨而已,轉瞬間,便已想到自家妹子的婚姻大事,心想,這信該怎麼寫,自家妹子改嫁,也不知她自己同意不同意,再有,太皇太后年紀也不小了,說不定要老眼昏花,瞅不清人。
還是得跟靖佳那裡說一聲,讓她抽空入宮瞧瞧才成……
()w
!
第十一卷 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三十六章 權勢
十月間,朝廷封賞終於到了大同,大同將士各個加官進爵,能夠進入朝廷錄功名單的將士,賞賜尤為豐厚,新帝登基,不吝爵賞的意思,表達的很是清楚
一時間,大同秦軍上下,歡騰一片,大將軍趙石隨即下令,全軍好酒好肉,大賀三日,大同整個算是沸騰了起來
這樣的賞功酬勞在景帝年間是罕有的,前方將士浴血敵前,最後所得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前方將士,早有微詞,這在趙石率兵征戰河中,返京之前,表現的尤為突出
不過,這樣犒賞三軍,也算是新朝新氣象,新帝到底登位有些倉促,其間變故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