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錯失了一場熱鬧。
而能被她說上一句非同小可的人物,自然也不是閒雜人等。
比如,挨著噠懶坐著那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自從吳小妹進來,就頭也沒抬過。自斟自飲。旁若無人。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這位一身的儒雅,身上也穿著儒服,在如今的國武監,這樣的打扮,也就他老人家獨一份兒了,連山長大人也不好說什麼。
因為這位崔先生,曾經當過山長大人的開蒙老師,按照輩分來說。就是國武監生員們的祖師爺了。
據說,這位崔師,祖上乃是唐時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後人,在鳳翔府鞏義縣與大將軍相遇,為幼年的大將軍開蒙授業。
後隨大將軍入京,入幕景王府,可以說是景王府舊人中唯一沒有出仕的一位。
至於原因嘛,也許只有那些景王府舊人知道了……
咸寧四年的時候,被大將軍親自延請入國武監授業,才學淵博。見多識廣,為人嘛。有點迂腐,但性情寬厚,教起學生來卻又一絲不苟,很得生員們敬重。
這位崔師和齊祭酒交好,和那些赳赳武夫自然也就沒什麼交集,但今日卻出現在這裡,很是讓吳小妹驚奇。
當然,千萬別把這位想象成一位在國武監混日子的失意讀書人,這位崔師和如今漸漸嶄露頭角的河間崔氏走的很近,這和其長女崔氏嫁入秦州趙氏有著一定的關係,也不排除,兩個沒落的前朝大族有意相互親近的原因在裡面。
而其長子崔林,如今也貴為大理寺判,娶的更是大族楊氏的女兒。
這般想想,也就能明白,這位在國武監中授業解惑的教書先生,到底牽扯到多少人物了,而其本人與其說是在國武監中教書,不如說是在國武監中隱居……
而在這位崔師的下首,坐著一位黑臉兒漢子,只看那張褶皺叢生的臉,就知道這位沒少受了苦,再加上滿臉的諂媚笑容,不時小意的給上首的老人滿酒,從吳小妹進來,這位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嘴上也不閒著,桌上就聽他一個人擺活了,怎麼看怎麼猥瑣。
但你千萬別把這位當成個只會阿諛奉承的諂媚之徒。
這位姓黃,生員們尊稱為黃教頭,是國武監的馬術教頭,無論是騎乘的本事,還是養馬,相馬,馴馬上,在國武監都屬於頂尖之列,也是三位能在斥候科教授馬術的教頭之一。
而且,這位極為擅長在平原上的追蹤之術,這樣一個人在國武監想不成寶貝都不成。
這位在國武監中是黃教頭,出了國武監,就是三老爺,和噠懶喜歡旁人叫他大人一樣,也是這位的自稱,至於那些能喚他黃三兒的人,他也無可奈何,只能乖乖聽著,到是他的真名是什麼,現在也無人知曉。
至於他的來歷,很清楚,這位出身草原馬匪,心狠手辣自不必提,損陰德的事情估計是沒少幹了,生兒子沒屁眼的報應到是沒落在腦袋上,那只是因為他根本沒兒子,連渾家都沒有的人,是哪裡找兒子去?
無父無母無妻無子,這就是老天爺給他最大的報應。
這位也是大將軍身邊的老人兒,據說曾在草原上救過大將軍的命,自願當了大將軍奴僕,不遠千里跟著回到了秦地,在大將軍府中當了個馬伕。
至於其中細節,如今也沒多少人知道,這位嘴巴嚴實的很,從來沒洩露過其中故事,但在吳小妹想來,肯定不是什麼好路數,不然以這位的性情,還不得弄的滿天下都知道才成?
不過這位走南闖北,見識極多極雜,又生了一張好嘴,隨口談起各處風物人情來,連崔師都聽的愣愣的,忍不住問上一兩句出來,這才讓酒席不至於冷場,實在是酒桌上的一個妙人。
這幾位已經夠奇特的了,但桌上還坐著一位,更是讓吳小妹的好奇心達到了頂點……
那是一位風情萬種的女人,棕發碧眼,滿身上下都散發著不同於漢家女兒的異域風情。
尤其是這位年紀已經老大,卻根本不能用徐娘半老這樣的話來形容的女人,配合著她婀娜有致的身段,以及大膽到有些讓吳小妹不理解的打扮,幾乎每一個眼神兒,每一個動作,都好像有著別樣的魅力,連吳小妹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位男人的恩物,用妖嬈兩個字來形容才更加貼切。
但桌上的男人們,卻都目不斜視,即便是眼神來到這邊兒,也會立即挪開,就算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黃三老爺,對著她時,也比君子還要君子。
也就是陪在桌旁的兩個半大少年,會時不時的飄過來,然後就是一陣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