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3部分

趙石這裡終於被他弄的心煩,吃過午飯之後,便撂下了一句,“當年國武監草創,除了招收生員,建築房舍之外,你可見我再出過什麼力?”

杜橓卿愕然,“大帥何出此言?當年吾等文不成武不就,若非大帥雕琢,怎會有我等今日?”

趙石則搖頭笑道:“當年之人,大多適逢其會罷了,非我之功。”

“當年我做的,其實很簡單,將人召集起來,弄出一片地方操練,要說最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定下了國武監監規,這也不是我憑空設想而來,而是參照軍中律法所設,定下規矩,賞罰分明,如同操練士卒般操練的你們,沒那麼多的說道。”

“所以啊,你也不用想太多,能成龍的,在這些規矩之下,變不成蟲子,咱們要做的,只是讓那些不成氣候之人,想方設法讓其有點人樣,就這麼簡單。”

他這話,有些自謙,國武監從無到有,其中他耗費的心血,並不比旁人少了。

不過,這話也有一定的道理,想要練出精兵強將,只讀兵書不成,軍人最重的是什麼,就是軍規戒律,這是世界上最死板的一群人。

大多數的時候,軍人是沒有思想可言的,每個人都是這個群體的一員,一整個機器的一個部件,只要給他們設定好了目標,很多時候他們便會自行運轉。

國武監最成功的地方,便在於此,它給這裡出去的每一個人,都灌輸進了堅定的信念,並用紀律將他們揉合在一起,所以,這裡出現名將的機率很小,卻能不斷的製造出合格的軍人……

趙石說完,便站起身來,拍了拍杜橓卿的肩膀,笑道:“也許,國武監的將來,並不在這一處,所以,不用太過操勞……大秦現在需要年輕力壯,堅毅果敢,並能夠為大秦帶來勝利的將領,那些柔弱不堪驅使之輩,國武監今後不會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只要咱們按照這一條做下去,便都成了,其他的事情,大可以交給手下人等去辦,你這位祭酒,操的心太多……”

(被上午折騰點的有點懶了,到現在才碼出一章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賜婚

(阿草最後決定,還是求月票,不給別人留活路,呵呵……)

國武監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本來,趙石只打算先把國武監監規抓起來,後來覺著國武監生員過多,其中濫竽充數者肯定不在少數。

於是,他也沒客氣,開始逼問國武監的一班教授。

隨後幾日,國武監以各種名義開革了四位教授,三百六十七名生員。

這個數字,真的已經不小了,小一點的書院,也就這點人,國武監一下清退了這許多人出去。

怨聲載道也是難免,國武監乃是國辦學府,當初立監之時,其實地位便與國子監相同……

一下開革出如許多的生員,牽扯到的人可不只是國武監生員的親眷,尤其是國武監這裡有些理由,也讓許多人都心生不滿,朝堂上也漸漸出現了一些風言風語。

實際上,國武監這裡的動作,已然觸動了讀書人敏感的神經,是的,開革出國武監的生員,多數都是讀書種子,他們中間有的人,甚至已經過了府試,說不定下一科便能金榜題名……

這樣的人被成群的趕出國武監,令許多朝臣心生敵意也是在所難免之事。

自漢唐以降,治學之事,向來掌握在讀書人手裡,在兩晉時達到頂峰,九品中正制,讓士人這一階層被人們普遍的接受,聖人門生們手裡也有了最鋒利的武器。

到了隋唐年間,廢九品中正制。朝廷開始開科取士。讓出身寒門的讀書人打破了士族的桎梏。可以晉身朝野,為國效力,這無疑是一種進步。

但讀書人皆習儒家之言,對其他學說言論的排斥,也漸漸更加有力了起來。

所有的宗教,其實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排外,儒學發展到今日。其實更像是一種宗教學說,雖然裡面沒有神,但卻又聖人,沒有神言,卻有聖人云。

對於壯大到今日的國武監,已然不能坐視不理,顯然,這裡是兵家學說的徒眾,如今的讀書人們,自覺不自覺的便會生出排斥之心。

之前齊子平掌管國武監。還堪溫馴,但當今日國武監中的變故。傳入一些人的耳朵裡,那麼,結果也就不問可知了。

很多人現在沉默,不等於一直會沉默下去,國武監如果越走越遠,定然會礙難重重,有教課授業之名,卻不習聖人之言,不究世事之理,不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