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6部分

,他為這些草原部族騎兵準備的攻取城寨的戰術。

在漫天的箭雨當中,城頭的西夏人立即紛紛躲藏在城垛之後,將領們則擁著拓跋安明,就下了城牆。

與草原騎兵缺少攻城經驗相比,黑山威福軍司上下,守城的經驗也接近於零,守城器具到是不缺,但對於黑山威福軍司的軍兵來說,卻從不曾用過。

戰事爆發的如此突然,更是讓這些沒有經過戰陣的西夏士卒驚慌失措,大群奔走的西夏士卒被射上城頭的箭矢穿透,慘叫著滾倒在地上,放生痛嚎,鮮血從傷口肆意流淌出來,很快便染紅了大片的地方。

失去勇氣的西夏士卒,躲在城垛後面,連頭也不敢冒上一下,任憑將領們叫破嗓子,也不願站起身來跟城下的草原蠻子對射。

一個明顯經過戰陣的將領,在城頭上疾走,在護衛們盾牌的遮掩之下,連踢帶打,讓手持盾牌的傢伙站起來遮掩射手。

但沒過多少時候,一支箭矢帶著銳嘯從城下疾射而上,頭盾牌縫隙中穿過,正正射中他的脖子,尺長的箭矢,穿過他的脖頸,從另一側穿出,帶出一道血箭的同時,當即就將他帶倒在地,他哼都沒哼一聲,身子抽動了幾下,便沒了聲息。

頓時,換來一陣尖叫……

抵抗幾近於無,草原騎兵輕鬆的便接近了城牆之下,他們在疾奔的馬上,揮舞著套索,扔上城頭,套住城垛,嫻熟的好像吃飯一般,也確實如此,套取草原上的野馬,可要比這個難的多了。

接著,他們的身子在馬上一蕩,就借力附在城牆之上,之後便奮力攀爬。

這就是木華黎為草原騎兵準備的攻城之術,當然,這樣的戰術在像大同,太原那樣的雄城面前,是沒有任何用武之地的,但兀剌海城這樣的城池,正好拿來試演。

遠遠的望著城頭的景象,身在大旄之下的木華黎卻是皺了皺眉,西夏人幾乎沒有任何抵抗之力,這和他的預想還是有著差距。

在他看來,黑山威福軍司也算是西夏邊軍,就算糜爛,也應該有著一定的戰力才對,但之前的兩次接戰,讓他對西夏兵的羸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金國許多地方的守卒好像沒什麼兩樣。

一觸即潰,根本稱不上什麼對手,攻下兀剌海城,草原部族對這個跟他們相比,足可以稱之為古老而又強盛的帝國畏懼之心將一掃而空,如果不是時間緊迫,率草原各部大軍劫掠邊地,向內裡滲透,只需幾年,就能拖死這個老大帝國。

這是木華黎的想法,卻也正合另一個時空中蒙古人西征的戰術……

但現在,並不能讓木華黎真正的滿意,他需要一場激戰,尤其是城池攻防之戰,來演練草原部族騎兵的攻城能力。

但顯然,兀剌海城不是這樣的地方。

無數的草原騎兵順著繩索,已經快要爬上城頭,才有那麼幾條繩子被砍斷,上面的人如同下餃子般掉下來,傷亡卻是微乎其微,就為了這點事情,西夏兵卒卻是被射中不少,城頭上一片鬼哭狼嚎……

至於木華黎想象中的滾油,擂木,勾槍之類的守城利器,是一點未見,就更別提開啟城門,用騎兵出來衝殺了。

(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財富

(在開頭的時候說幾句,寫到這裡,有些書友一定會覺著西夏太弱了,其實,阿草不過是按照一個朝代的末世在寫,一個朝代來到末尾,什麼么蛾子都有,比如說投敵,比如說內訌,比如說見死不救,比如說擁兵自立,比如說殺良冒功,等等等等……

而這個時候的西夏,也就是這麼一個模樣了,成吉思汗五次西征,次次帶的兵馬都不算很多,卻殺的擁兵數十萬的西夏落花流水,和這個相像的,還有宋末和明末,其實就是種種因素加在一起,構成的一副末世圖畫罷了。)

草原戰士很快便衝上了城頭,他們抽出彎刀,將一個個西夏兵卒斬殺在地,像羊一樣將他們驅趕下城牆。

兀剌海城四城城牆幾乎同時失守,等到草原戰士殺下城牆,見到的卻是跪滿了一地的西夏兵卒,從城牆上往下望下去,到處都是尖叫奔走的身影,沒有什麼人還敢跟他們作戰。

一個個的城門被開啟,等在外面的草原騎兵蜂擁而入。

兀剌海城一鼓而下……

事後點算傷亡,十六人戰死,輕傷三十餘人,重傷九人,再看西夏人這邊,俘獲四萬兩千人,這裡包括了黑山威福軍司上下所有人等,其中有正兵,雜役,作為正兵輔助的負擔,還有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