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部分

些頭疼之事,漸入夢鄉,一晃已是天明。

長話短說,這一路上因為有趙石命令,並不進入人和城鎮,也就少了很多應酬,不過說起來,欽差出京,所到之處,那些地方父母難免趕上前請見欽差,慰問將是隨員,這也確實拖慢了些行程,不過總的來說,欽差隊伍行進還是飛快,不一日便已到了金州州府興元府所在。

離興元府還有十餘里,一對披掛整齊,威武雄偉的秦軍隊伍已經侯在路邊,而金州如今的安撫使,大軍留後陳組更是帶著親軍將校迎在道途。

起來這位老將軍也很不容易,他本是平涼鎮守使,手握重兵之邊鎮大獎,不過當年僅經過慶陽兵變之事後,平涼軍上下手了太子牽連,責備責難,更是在鎮君當中臭了名聲,有縮頭軍之稱,就以平涼軍出身的李馳勳來說,東征之時在軍中的日子就很是艱難,由此也就可見平涼軍之處境了,新帝登基之後,這種情形並無多少好轉,在景帝授意之下,兵部更有拆散平涼鎮軍,改為禁軍的打算。

而這位老將軍便首當其衝,被調往金州,做了這個名為大軍留後,其實就是個督糧官的差事,也就可以預見平涼鎮軍在不久的將來的命運了。

所以一接到欽差一行數千人即將駕臨興元的訊息之後,陳祖也未怎麼猶豫,便帶領屬下迎出十里等在了這裡。

這卻是給了欽差一行好大的面子,不過這倒也在情理之間,一來自川中之戰始,雖說陣前和京師戰報,軍情文書往來不斷。但景帝是打定主意,不干涉前敵領兵將領行事了,所以正式的欽差趙石算是頭一位,他這位大軍留後不來迎上一迎也說不過去,二來呢,蜀國已降,川中之戰到了尾聲,這位欽差在這個時候到了川中,是來幹什麼的也是不問可知之事,到此論功行賞之際,他資格在老,官位再高,也不得不為手下之人著想,擺足架勢,笑臉相迎。

這三來嘛,就是其自身境遇了,以上已然說得明白,在此就不再多言了。

看見欽差旗號越來越近,陳祖當先跪倒於地,大聲道:“金州安撫使陳祖率金州屬吏迎接欽差大人”

老頭聲調高昂,聲音立時傳出老遠,身後眾人也立馬跪倒一地。

當先的趙石此時已然下馬,揮手讓身後隊伍停下,這才緊走兩步,上前一把將陳祖攙扶了起來,兩人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卻都知道對方根底,這也不奇怪,欽差即將到來,陳祖不可能一無所知,尤其是正派欽差和欽差副使兩人,更是知之甚詳的,至於趙石嘛,所到一地,該見什麼人,此人又有何來歷,居何職位,若不知道這些,那麼他手下之人也該都回家耕田去了。

微微打量了一下這位鬚髮花白的老將軍,卻是笑道:“將軍怎的在此相侯,趙石位卑職小,可是不敢當啊。”

陳祖同樣瞅了一眼這位年紀輕輕,就已然是四品朝廷大將的鷹揚將軍,宣旨欽差,心裡不由感嘆了一聲,果然是如同傳聞中般年輕,自己確實老了啊,不過內心身處琢磨的還是此人出身來歷,聽聞此人當年在慶陽府兵變時入的軍伍,如今又是皇帝近臣,也不知對當年之事還有芥蒂否,不然回京在陛下面前說上一句兩句子虛烏有之言,他陳祖可就出不了兜著走了。

“欽差節旗到處,如陛下親臨,下官等不敢怠慢欽差大人一路鞍馬勞頓,還請上馬隨下官等入城,下官以命人擺好酒菜,為欽差大人以及各位大人接風洗塵。”

這種迎送事宜在路上已然碰到不少,趙石倒也應付自如,無有失禮之處,上馬和陳祖並肩而行。陳祖此時卻是春風滿面,和藹至極,又和欽差副使曲士昭客套了幾句,回首望了一眼趙石身後的羽林軍隊伍,見這些將校軍卒一個個雖然頗有些風塵之色,但從京師到金州,行程千里,如今興元近在咫尺,卻無一人敢於懈怠,軍陣整齊,進退有據,一絲不亂,一種不經沙場便無法擁有的森然之氣不顯自露,和那些被護在當中,已然喜色滿面,相互輕鬆談笑的文官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是領軍的老行家,此時心中暗自點頭,都說羽林軍在東征之時大放異彩,尤其是領軍之人,眼前這位年輕的羽林將軍,深通領兵之道,今日一見,倒也名不虛傳,只這份氣勢,就已可當精銳之稱了。

回首不由向趙石由衷道:“大人麾下威武的很啊,老夫也曾入京述職,當日所見羽林軍校和將軍麾下比起來,可謂有云泥之別,大人真是好手段。”

這句奉承倒是恰到好處,趙石也就生受了下來,之後又閒聊了幾句,東拉西扯的問了幾句出口,陳祖也是健談之人,每問必答,知無不言,快到府城之時,才怵然而驚,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