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落座,端起茶盞,潤了潤嗓子,“放在心上也是無用,咱們剛回來,這麼亂撞可不成,這樣,你與惜身商量一下,該拜訪什麼人,是光明正大,還是派人來往,都細細弄個清楚,賞賜看似不錯,卻未提及實職,嗯,心裡還是不踏實……”
說到這裡,頓了頓,“明日我會給你幾個人名,你在府中家將中挑幾個機靈的……別,府中家將都是熟面孔了,這樣吧,你到城南皇莊那邊挑幾個人,讓他們在長安定下居所,專與這幾個人聯絡,中間細節,你斟酌著辦,切記,此事只有你我知曉,不要告知其他任何人。”
南十八心頭一凜,“這些人是……”
趙石低聲道:“以往內衙所屬……”
南十八搖頭,“大帥,內衙所屬,為朝廷耳目,這些人身在京師之地,難保……”
趙石笑了笑,他現在真的有點後悔,當初在京師那長時日,把心都放在了武學上面,卻未想到安插什麼耳目,真真是太平日子過久了,這腦子也變懶了的,若是那時在國武監中挑些親信之人出來,善加使用,時至今日,也不會用這些被趙飛燕隱匿下來的內衙密碟。
這些人可謂是久居京師,各式各樣,也各有門路,也是趙飛燕經歷當年驚心動魄的一晚,總有一種危機感,將這些當年被內衙遺忘或是在內衙中不得志的同僚下屬隱匿了起來,為自己留下一條後路。
而今的他,雖還是內衙所屬,但身在蜀地的他是明白的,當年既然投了大將軍,就不能三心二意,那許多密事幹下來,一旦為其他同僚所曉,不定是個什麼下場呢,唯有緊緊靠住大將軍,再躲到遠離京師的蜀中之地,才不虞安危。
這人可謂是心有七竅之人,不過留在京師的後手,今日卻被剛剛能被趙石用到。
“個鐘道理,不用說,我也明白,但非常之時,讓他們查一些大事不成,但一些細節處,卻可從他們那裡得到蛛絲馬跡也未可知,當然,還得你細加甄別,小心行事才成。”
“不過這些人都有把柄在手,嘿,內衙出來的人,能在長安活的舒坦,豈是那麼容易的?所以不用過於擔心什麼……”
南十八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不過心裡也是苦笑,自己這麼下去,豈不是成了密碟頭子了?
(當然是要月票,支援的投過來。)
!
第十卷 天下興亡誰人曉第八百零一章 親戚
“老爺,表老爺求見。”
表老爺?趙石險些沒納過悶來,不過隨即就知道是誰了,除了如今改任侍御史的張世傑,還能有哪個?
知道是他,趙石冷哼了一聲,道:“不見。”
要知道,當年許節能攀上得勝伯府這門親事,還是張世傑從中保的媒,如今許節休妻遠遁,差點徹底毀了趙石這個妹妹,也弄的閤府之人悽悽惶惶,張世傑雖不是罪魁禍首,但與幫兇無異。
當然,最讓趙石惱火的是,張世傑身涉其中,又是得勝伯府親戚,前幾日竟然沒見個人影兒,哪怕解釋一句也成啊,就沒見他露過面。
回府之後,也沒功夫問及在自己沒回來前張世傑是否來過,趙石也知道,張世傑為人方正,是正經的君子,說起來,這樣的人旁人說來或許欽佩有加,但放在自家親戚眼中,這樣的人還是少一些的好,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連對親戚都這麼淡,還談什麼親戚?
加上去歲時,被那許節竄蹬著,還上書參了趙石一本,真真是讓人無語。
而今日露面,趙石一轉念就明白了的,肯定不是什麼趨炎附勢了上門道賀了,這是見皇帝陛下已經召見過了,聖旨也已經到府,也就是說,旁人可以登門造訪,無虞於其他什麼了,這是照足了規矩來的。
說是有心吧,是真有心,肯定等的很辛苦,但要說無情吧。也有那麼一點,反正現在趙石很惱火兒。直接將其拒之門外了。
不過片刻之後,又來人稟報,這次來的卻是前院管家杜鷹,小心翼翼的笑著,“老爺,表老爺說,他剛回京兩天……這裡還遞了拜帖,說老爺若不見他……他便一直在府外等著。老爺您看……”
“才回京兩天?之前去了哪裡?”趙石問道。
杜鷹趕緊回道:“這個小人聽說了,去回鞏義探親去了,年前走的,只是沒想到會拖到現在才回來。”
這可真巧了,朝廷侍御史,聞風奏事,糾劾百官。可謂清貴無比,回鄉探親,一去就是兩個多月,怎會如此?
沉吟了一下,終是餘怒難平,“讓他在書房等著。過後我自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