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分享
第一章 怪夢困擾
這個月到月底還剩2天的時候,我被團市委主辦的《南寧青年報》聘用,成了這家報社的見習記者。
學校安排的18門課程已經全部結束,並且考試過關了15門,剩下的3門要等到7月份統考。我還是住在我原宿舍的原鋪位,只不過每天早晨6點從西鄉塘站搭車到市中心,在市內各處跑上整天,傍晚6點半左右從百貨大樓站點出發,向西鄉塘返回。因為我每晚必回來,大多時候還會到教室裡坐上幾小時,看看那3門備考的課本,跟同學們溝通溝通,所以我的提前就業,在同學們中間並未掀起什麼波瀾,也沒有人特別向我表示祝賀,包括我的那幾位死黨。反正這4年來,教室裡原本就很難見到我的人影;現在只剩下最後幾個月了,抱佛腳就如救火,誰還顧得了那麼多窗外事呢?
《南寧青年報》是份週報,從主編到記者,加起來總共就15個人。我本來並不看重這份報紙,我看中的是報紙的主辦單位:市團委。我們這代的青年學子,有誰不希望能向個有朝氣有活力有闖勁有未來的青年組織靠攏呢?所以在副主編張宏大姐親臨中文系點名要我的時候,我並未想到學科還沒有完成因此拒絕她,而是在系裡和班主任的認可之下立馬就答應了。
剛到報社的頭兩個星期,我的主要工作是派送報紙。張宏大姐給出的理由是:讓我先熟悉熟悉環境,鍛鍊鍛鍊腿功,編織編織網路,好為今後的新聞採訪鋪路,打下個牢固而廣泛的人際基礎。我當然愉快地接受了,服從安排是對每個學生剛步入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每天每天,我踩著輛後座吊著兩大袋報紙的破單車走街竄巷去跑,每家單位每家單位去送,就連修車鋪和廢品收購站也不會漏掉。走得最遠的是大沙田開發區和設立在市郊半山腰上的邕江大學,每個來回要花上將近3個小時。往往整天下來,腰痠腿麻還不算,連屁股都被磨破了皮,晚上洗澡時剛碰上水就火辣辣的痛。這些困難我都可以克服,依然風雨不改,如此這般頂過來了。我們的週報從每次出來那天起,除了市直機關是在同個地點傳送外,其他的單位和門面全靠我們自己逐處逐處去送達,往往要送到下期新報紙出來前的兩天才能完成。哪天如果有人因事缺班,那恐怕就得期期連著,日日接著地送下去了,別想有半天閒著的工夫。
可是還好,我堅持下來了。風裡雨裡,烈日當空照的大熱天裡,我堅持了整整兩個月!直到畢業前夕,我的送報差事才算結束。經過報社全方位考核,我正式成了名市級報的記者,發到了記者證。
在送報期間,我去達的單位和店面不下1000家,確實也結識了許許多多不同階層的人士,我和他們中間的部分人互換了電話號碼,並許諾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保持聯絡。用張宏的話說,是“打下了牢固而廣泛的人際基礎”。
學校方面,我的那3門待考科目,已經在7月上旬全部透過了,是在送報的間隙分別請了3天裡的9小時事假完成的,其中的5個小時還是花在路上。關於畢業論文,7月初就已經寫好了,考試結束後的第三天下午答辯,也已經過關了,我的成績是:優。
接下來,我就開始了我的“記者生涯”。
我們的報紙是團報,採寫物件當然是以青年為主。寫青年隊伍中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他們的先進事蹟;寫他們在創業中的心路歷程和光輝業績;寫青年中的業界精英和成功典範……我初出茅廬,當然得向資深同事學習,邊摸索邊取經;還要經常閱讀其他大報,嘗試掌握人家大記者的新聞視角和寫稿手法。然後試著外出採訪,首先是做陪訪,幾經磨練後再單獨行動。漸漸地,我掌握了整套採訪的必備要素和寫稿手法,在報社裡終可以獨立上陣了。再過幾個月,也就是這年的年底,我成了我們這家報社的主筆,在團委大院裡開始嶄露頭角。
現在來說說我和魏敏的事兒。
身上彆著魏敏為我買的Call機,彼此聯絡方便多了。有時我Call她,有時她Call我,我們的溝通從來沒有這麼順暢過。
在7月份離校以前,我從市區回民院的途中,經常順道進西大去看望她,陪她逛逛校外的商場,買些女孩子喜歡的小玩意送她;有時也陪她吃吃飯,然後看場電影什麼的。只要她開心,她想做什麼或者要去哪裡,我都願意聽她的。
有那麼幾次,我們約好她在西大站牌下等候,她要和我回民院。公交車到達西大站,我招招手,她就上來了。我們擠在人滿為患的車上,只能緊緊地相互摟著,就這麼搖搖晃晃到達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