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照顧他。有人取笑他說:“潘先生的立場觀點都有問題。”他說:“不只如此,我的方法也有問題,我架的雙柺是美國貨。”(葉篤義:《雖九死其猶未悔》,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他喜歡研究家譜,看了許多他姓家譜。有人送他一副對聯:“尋自身快樂,光他姓門楣。”
因潘光旦行走用木拐,朋友徐志摩戲言“胡聖潘仙”。胡聖,指胡適;潘仙,指潘光旦,比喻他為名列八仙之一的李鐵柺。他還喜歡旅遊,挑戰自我,“到人不到”之處,偏幹一些常人認為肢殘人幹不了的事。在西南聯大演講時,他講到孔子時說:“對於孔老夫子,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的。”說著,他看了一眼自己缺失的一條腿,更正道:“講錯了,應該是四體投地。”引得同學們大笑。
當時,他寓昆明農村一小樓上,沒有書房。一商界朋友在自己的新房中送他一間作書房,雖寄人籬下,但環境挺幽雅。他用隱士蟹寄住螺殼比喻,作一聯,送給前來看他的學生李樹青,聯語是:
螺大能容隱士蟹,
庭虛待植美人蕉。
他請李提意見,李便和他開玩笑:“此聯是否已徵得潘太太首肯?否則,我建議用‘壽仙桃’代替‘美人蕉’。”潘光旦開顏大笑:“原意在屬對,並無金屋藏嬌之意。”
狼煙歲月業餘生活貧乏,清華大學的職員們也喜歡打麻將,以致小偷乘空而入竟不知。作為教務長的潘光旦,寫了一封信貼在他們客廳的門柱上,大意是希望他們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