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大約 60%的人是徹頭徹尾的納粹分子,佔領區的

輿論對英強硬,而且英軍還破獲了一個顛覆組織。毫無疑問,英國人將來會 和他們發生衝突,必須透過某種方法影響他們,不至於在以後製造麻煩。但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蒙哥馬利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發展經濟。必須使德國人對未來抱有希 望,使他們意識到,只有透過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美好的未來。也就是說,

要確定工業水平,使他們有一個過得去的生活水平和最低限度的失業。如果 這些辦不到,德國人就會朝後看,並準備緊跟可能出現的任何壞頭頭。

在恢復和發展經濟的基礎上,應儘快實現政府的非集權制和文職人員 制。蒙哥馬利打算鼓勵德國人與外部世界接觸,使他們學習新的思想意識,

以代替納粹主義那一套。

其次,蒙哥馬利再次強調要抓好英佔區的教育問題。他指出,應為在 校學童供應課本,提供可靠的、可信賴的教員和適當的校舍。英軍部隊佔用

了很多校舍,應立即交還給德國人。同時,應提供好的影片、報刊、圖書等, 加強對在校和不在校的青年人的教育。此外,他還準備挑選一批德國青年去

英國學習他們從不瞭解的、新的生活方式。

蒙哥馬利定於 1946 年 5 月 2 日離開德國,6 月到陸軍部就任新職。他 決定離職時向英國政府呈遞一份備忘錄,陳述自己對德國局勢的看法,於是

便把在德國的最後一天都用在撰寫這份備忘錄上了。蒙哥馬利在《回憶錄》 中寫道:“當前,我們的目標是把西德納入西方國際大家庭,使西德的領土

變得繁榮昌盛,富有吸引力,要使東德人拿他們的悲慘命運與它相比而羨慕

不已。”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蒙哥馬利在備忘錄中呼籲在英佔區發展工業,建

立健全經濟,平衡國家預算,集中控制財政。同時,他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四 條原則:一、確定“德國”的領土(東界已在波茨坦達成協議,西界尚未達

成協議);二、保證居住在德國境內的人有合理的生活水平;三、使德國人 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四、繼續向德國人供應糧食。蒙哥馬利認為,這四

條原則是從舊的廢墟上建設新的德國的四大支柱,但最重要的是第四根支 柱,即糧食支柱,如果這根支柱斷裂,其他支柱也就統統倒塌。當時,這四

大支柱一根也沒有。因此,蒙哥馬利希望英國政府和他的繼任者能夠儘快地 著手建立這四大支柱。正是:重建德國太艱難,離任不忘把計獻。欲知後事

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第二十章 參謀總長

艱難時刻來上任,遍訪列國情況明; 為強陸軍多爭吵,據理力爭終是贏。 蒙哥馬利顯然完全不適合於做帝國參謀總長那種複雜的政治工作,但

他怎麼又被選作帝國參謀總長了呢?對於局外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令人迷 惑不解的問題。

然而,對於瞭解英國陸軍現狀的人來說,這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它 僅僅表明,英國陸軍上層可供選擇的範圍是多麼狹小,而一場重要的戰爭又

怎樣能在短期內進一步縮小這種範圍。布魯克從 1941 年起任帝國參謀總長, 到戰爭結束時,他已感到“非常非常疲倦”。他非常願意接替即將退休的阿

思隆勳爵,繼任加拿大總督。接替他繼任帝國參謀總長的,只有一個符合邏 輯的人選——亞歷山大,但在 1945 年 7 月的波茨坦會議上,丘吉爾決定讓

布魯克再留任一年。於是,亞歷山大成為加拿大總督。因此,到 1945 年冬 必須另選一個人於 1946 年 6

月接替布魯克時,卻沒有一個完全適合的人選。 韋維爾太老,現任印度總督;奧金萊克現任印度英軍總司令,但他的主要經

歷又在印度陸軍而不在英國陸軍。此外,他們倆人都有失敗的記錄(至少公 眾認為是失敗)。斯利姆在遠東進行的戰役似乎太遙遠,他的部隊已經是“被

遺忘的部隊”。此外,他還有對行政事務不感興趣的名聲,而行政管理卻是 參謀總長的份內事。比較而言,蒙哥馬利卻是一個更為可取的人選。至少,

他有指揮英國陸軍在歐洲作戰的豐富經驗,是一個受人歡迎的英雄。在歐洲 戰區,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被提拔到蒙哥馬利之上而不意味著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