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既然馬爾地夫已經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那麼先前的國有企業,也應該自由化交給私人管理才對。
在哈米爾總統和財政部部長穆蒙主導下,很快又開始對包括馬爾地夫機場、馬爾地夫航空公司、馬爾地夫國家銀行、馬爾地夫電力公司、馬爾地夫淡水淨化公司等國有企業,進行公開招標拍賣。
釋出公告說拍賣國企所得資金,一半收歸國有,一半分發給二十多萬馬爾地夫公民。
聽到這件事情,國民們簡直樂壞了!
先前企業是國家的,跟他們沒一毛錢關係,這次賣掉竟然還可以分錢?
大多數人都只看到好的一面,全力支援“偉大的哈米爾總統”進行經濟改革,只有極少數人發現,這些都是馬爾地夫的支柱行業,認為應該要慎重。
可惜聲音被淹沒在人海里,連點水花都沒能濺起來。
在其他地方擁有實力的富豪們,還沒有得到訊息之前,投標活動就已經迅速開始。
幾十家剛剛在馬爾地夫成立的公司“爭相購買”,但其實那些公司的所有者,全都是韓宣。
只有幾個例外,他們是本地商人聯合體,沒有足夠的財力。
當初科赫兄弟倆“送”給韓宣的十億美元不記名債券,這次派上了用場。
雪山投資公司、韓宣個人帳戶、海外遊資一分錢沒少,成功避開美國稅務局監督,前前後後花了三點四七億美元,將這些馬爾地夫的國營企業,統統收入囊中,成功掌握住馬爾地夫的經濟和民生命脈。
剩下的錢他準備用來發展馬爾地夫航空公司,並且整改機場、發展銀行。
最近正忙著在世界各地招聘人才,這是個見不得光的新公司,和雪山投資公司沒聯絡才安全,公司那些人不能用。
除了哈米爾,連財政部部長都不知道,究竟是誰買下了這些公司。
透過暗標競得那些國有企業的公司註冊地,都在馬爾地夫,名稱各不相同,註冊人名單被嚴格保密。
值得一題的是,為了保密,註冊資料目前都放在馬爾地夫國家銀行的金庫當中,也就是韓宣自己保管,沒人能查到。
如果有人開啟第二金庫,會發現裡面擺放著無數大木箱,那些是從印度神廟地下挖到的金銀財寶,它們在韓宣收購銀行之後,就被轉移到這裡。
目前為止,還沒有傳來神廟被偷的訊息,看樣子還要很長時間才會被發現。
已經來到馬爾地夫兩個月。
十一月初,韓宣真正成為了這個島國的地下君王,大搖大擺前往機場,準備離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