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叫虎蹲炮。
那炮管,又長又黑又粗。
如圖所示:
附錄:明朝的虎蹲炮圖片。
日軍也有火炮,名叫“大筒”。
但是,炮如其人。
日本人的炮都是口徑較小,炮管又細又黑又短,射程也不遠。
如圖所示:
附錄:日本江戶時代火炮圖片。
東江軍虎蹲炮的射程可達500米,而日本“大筒”的射程只有300米。
因此,當日軍進入500米射程之內時。
東江軍率先開炮。
一百多門虎蹲炮同時開火,震耳欲聾的炮聲,彷彿要把整個天地都撕裂開來一般!“轟轟轟”的巨響如同雷鳴般響徹雲霄,讓人不禁為之顫抖。
一顆顆滾燙的鐵彈如流星般劃過天空,帶著無盡的威勢和殺傷力,狠狠地砸進了日軍的方陣之中。剎那間,哀嚎聲四起,此起彼伏,彷彿地獄之門被開啟,無數冤魂在其中哭訴。
這些鐵彈無情地撞擊著日軍士兵的身體,有的直接洞穿了他們的胸膛,有的則將他們砸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一時間,日軍的方陣陷入了混亂之中,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
然而,這種混亂並沒有持續太久。酒井忠勝不愧是一員猛將,他迅速採取行動,為了穩定軍心,毫不留情地處死了那些出聲哀嚎計程車兵。他的冷酷手段讓其他日軍士兵噤若寒蟬,不敢再有絲毫的異動。
隨後,酒井忠勝下令加速衝鋒。
日軍的前鋒,或舉著火繩槍,或揮舞著戰刀,邁開小短腿,奮力向東江軍衝來。
衝到兩百多米時,他們又遭到了東江軍火炮的第二輪打擊。不過,這些日軍也真是悍不畏死。
在又死傷了近千人之後,依舊不管不顧地向東江軍陣地衝來。
用的是人海戰術。
也叫豬突戰術。
東江軍沒有再開炮。這個時代的火炮換彈太過繁瑣,對付這種人海戰術,沒有什麼大的作用。
於是,孫傳庭果斷地下令撤下火炮,改用火槍射殺,用的是“五段射”。
衝在前面的日軍紛倒地。
日軍死傷慘重!
不過,火槍時代,最怕的也是這種不要命的“人海戰術”。除非有機槍,否則,根本就無法阻止如此密集的敵人前仆後繼的往前衝。
想想抗美援朝,美敵的機槍大炮交叉橫掃,也頂不住英勇的志願軍戰士們的不管不顧的排山倒海式的集團狂衝!
類似的戰例,還有日俄戰爭。
在日俄戰爭中,擁有武器優勢的俄軍,也在日軍悍不畏死的“人海戰術”下吃過很大的虧,甚至是屢戰屢敗。
終於,在付出慘重的傷亡之後,日軍衝到了東江軍的陣前數十米處。
東江也不甘示弱,端著帶刺刀的燧發槍,勇敢地衝了上去,與日軍展開了一場殘酷的白刃戰!
兩支悍勇的軍隊,交織在一起。
各不相讓,誰也不肯後退半步,殺得難解難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