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陛下,為何叫開元?”有大臣忙問道。
這話正是群臣心中所想,無不是睜大眼睛。死命打量著李隆基,豎起耳朵靜聽。
年號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特別重要。每一個皇帝都有年號,尤其是武則天,她的年號太多了,多得讓人指責。
武則天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年號最多,最具有吉祥之意的皇帝了。
“開者,開創是也;元者,新紀元者也,就是朕與諸位。共同努力,開創一個武功超越漢武。文治超越貞觀的新盛世!”李隆基給群臣解釋一句。
“嗡!”李隆基話剛落音,朝堂就炸了,群臣叫嚷紛紛。
“甚麼?武功超越漢武,文治超越貞觀?”
“這不可能!絕不可能!”
“陛下有雄心固然是好的,可是,這也太大了,怎會超越這兩世呢?”
群臣個個目瞪口呆,被震得一愣一愣的。
就是狄仁傑、王孝傑這些重臣,也是圓瞪雙眼,震驚無已。
在“開元盛世”之前,漢武帝的武功,貞觀之治的燦爛文治,那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座豐碑,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
要群臣相信李隆基能做到這點,還真有些難度。
“陛下,漢武窮兵黷武,不恤百姓生死,沒必要與之相比。”有大臣忙提醒。
“是呀。漢武民賊是也,不顧百姓死活,窮奢極欲,窮兵事而事匈奴,弄得民不聊生,天下戶口減半呢。與他比,這是陛下自掉身價呀。”立時有大臣附和。
漢武帝在後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個窮奢極欲,不顧百姓死活,窮兵黷武的壞皇帝。
“你們此言差矣!”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閃,道:“雖然後人對漢武多加指責,卻是不能掩其大功。他繼位之初,匈奴橫行,漢朝無一戰之勝,任由匈奴欺凌。漢朝的和平,只能依靠女人的胸脯,不要說在漢朝,就是到了眼下,想想這事,都讓男兒羞愧無地。”
漢初,漢朝太弱,為了不讓匈奴打來,就實行“和親”之策。這一策,固然是合乎時宜的對策,卻是讓男人羞愧無地。
就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一提起這事,也是氣憤難言。
天下男人都死光了嗎?和平竟然要靠女人的胸脯!
李隆基一提起這事,群臣臉一紅,搖搖頭,無言以答。
漢初,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年代之一,是最為屈辱的年代之一,誰能不羞愧?
“經過漢武的努力,匈奴被擊破,自此以後,匈奴逐漸衰亡,最後這個種族都消亡了。”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道:“漢武有如此武功,於華夏有如此大功,他是一個了不得的皇帝。”
平心而論,漢武帝對華夏的貢獻非常大,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雄材大略的皇帝。
“你們指責漢武,是因為他堅持對匈奴用兵,直到天下戶口減半,百姓衣食無著。”李隆基接著道:“這並非他之願,而是不得不為。”
李隆基這話說得很在理。以漢武帝之明,他並非不知道那樣打下去,會讓漢朝付出巨大的代價,可他不得不打。因為匈奴退回漠北後,就可以休養生息,直到養得兵強馬壯了,再捲土重來。
在漠南打了敗仗,再退回漠北,舔好傷口,捲土重來。這種事兒,在漢武帝以前,就曾三度上演。
有史可查的,在漢武帝擊破匈奴以前,匈奴三次大舉南下,三次大敗而歸,然後回到漠北休養生息。
第一次是在趙武靈王時期,第二是戰國末期被李牧擊敗,第三次就是蒙恬擊敗匈奴。這三次打擊,匈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是因為漠北的存在,匈奴最終都恢復過來了。
這三次大戰的經驗就是:不拿下漠北,所有的仗都白打了!
是以,漢武帝為了拿下漠北,不得不咬緊牙關打下去,直到打得天下戶口減半。漢朝付出的代價是很大,卻是徹底解決了匈奴這一巨患。
“朕要在武功上超越漢武,有何不可?”李隆基大聲問道。(未完待續。。)
第五十八章 破大食之策
對於漢武帝的評價,後世既有讚譽者,也有抨擊者,可以說是譭譽參半。詆譭漢武帝的,多為那些迂腐之人,他們沒有看到本質,不明白漢武帝為何堅持要把對匈奴的戰爭進行到底的原因。
在朝中,也不乏明智之士,深知漢武帝為何要那麼做,比如說狄仁傑、王孝傑、姚崇和張說,他們就非常清楚,漢武帝那是不得不打。
“陛下英明!臣等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