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8部分

王國分三塊】

潔格格一聽華皇說到文字獄,臉色微微的有點變了,因為文字獄最嚴重的就是清朝了,她又是清朝‘最後’一個格格,還是咸豐皇帝的親生女兒。

潔格格嘟著小嘴,看著窗外。

華皇看潔格格的模樣,就知道潔格格多心了,微微一笑,拉過潔格格的小手,“你在想什麼?你呀,就是什麼事情都愛攬到自己身上,清朝是清朝,你是你,你可以等於清朝嗎?”

潔格格回過臉,噗嗤一笑,“我也沒有這麼小氣,在我這裡,也是什麼都可以談。只是,我不太喜歡聽。”

潔格格的話,引得眾人一陣歡笑。

“哈哈哈。好,以後咱們當著格格的面,不談清朝,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還這麼介意。”萌總裁哈哈笑道。

“過去的事情?關鍵是沒有過去多久啊?要等我這樣的人都死了,才算是過去的事情呢。”潔格格撒嬌道。

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隨著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文字獄就越是登峰造極,至乾隆時期,以是無以附加的強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因此而扭曲變形。

按照魯迅大大的說法,“文苑中實在沒有不被蹂躪的處所了”。

順治帝施文字獄7次,康熙帝施文字獄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獄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獄130多次。

清代前期文字獄大致有3種情況:清先世曾被明朝統治,受官襲爵,聞命即從。佔領中原之後,清廷對此段史事諱莫如深,因此,不僅將舊有史籍刊削、禁燬,而且對凡繼續編寫乃至收藏者,則以“大逆”之罪濫加誅戮。清初反清思想久久不能消弭,尤其是漢族士大夫眷戀故明,宣揚“夷夏之防”一類思想,對鞏固清廷統治極為不利。為了強化滿洲貴族的封建**統治,對反清思想就勢必要用暴力加以打擊。康雍之際,清皇族中權力鬥爭空前激化,史稱奪嫡之爭。雍正帝即位之後,為了鞏固已得的勝利,除殺戮奪嫡諸王外,不惜藉助文字獄來打擊“黨附諸王”的勢力。

華皇微微一笑,並沒有談論清朝的事情,隨口道:“我們不說清朝。不光是華國,朝鮮和日本也有不少文字獄。朝鮮王朝時期,屢次有文字獄的記錄,大多與政治鬥爭有關。朝鮮睿宗即位後,起用年輕將領南怡為兵曹判書,引起勳舊勢力的不滿。大臣柳子光上書指南怡詩句中“男兒二十未平國,後世誰稱大丈夫”中的“未平國”是“未得國”之意,有謀反之心。南怡遂被逮捕,釀成大獄,他與大批人被處死。

朝鮮燕山君時期,史官金孫修史時將老師金宗直的《吊義帝文》收入《成宗實錄》中。勳舊派大臣李克墩趁機上書燕山君,稱這篇文章的真實用意是將項羽和楚義帝影射為朝鮮世祖和魯山君(朝鮮端宗)。於是燕山君逮捕了大批士林派人士,最後已死的金宗直被剖棺斬屍,金孫等被凌遲處死,還有很多人被斬首、決杖或流配。

因發生年是1498年(干支紀年戊午年),故稱戊午士禍。”

“朝鮮人也有這麼多的文字獄啊?”潔格格驚訝道,她不是很關心朝鮮,這主要是因為‘天朝上國’的想法作祟。

潔格格現在比較重視關心歐洲的局面,卻不是很關心華國的周邊。

在潔格格的心中,華國周邊的國家,對於華國都沒有多大的威脅,清廷還是很強大的。

李泰熙聽皇帝突然提到朝鮮的歷史,粉臉一紅,接著道:“朝鮮和清國的情況差不多,文字獄也不少。中宗時期發生“己卯士禍”,趙光祖以下大批士林派官員被處死、流放。事後,一個叫崔壽的人給叔父崔世節寫信,勸他遠離政治空氣緊張險惡的朝堂,尋求外放,並賦詩:“日暮滄江上,天寒水自波。孤舟宜早泊,風浪夜應多。”崔世節將崔壽寫的詩告發朝廷,崔壽被指有“謀害大臣”之意而被下獄處死。朝鮮光海君時期發生金直哉之獄,在其中一個牽連者黃赫被抄家時,發現了儒生權的一首詩:”宮柳青青鶯亂飛,滿城冠蓋媚春輝。朝家共賀昇平樂,誰使危言出布衣?”朝廷認為“宮柳”指的是光海君妻家柳氏,整首詩在諷刺朝廷,因此權也被捕,最後被殺於流放途中。

朝鮮英祖時期,清朝人朱編的《明紀輯略》流入朝鮮,其中有稱李成桂為高麗權臣李仁任之子及篡國等內容,英祖下令在國內焚燬《明紀輯略》,並嚴懲有關人員。從購入此書的使臣到譯官、書商、購書者,皆被處決或戮屍,累及家族,牽連被殺者將近千人,史稱“誣史之獄”。名家士子,亦多橫罹冤死者。

朝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