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即規律。
然而,在乾與坤、天與地、陽與陰、剛與柔這兩對矛盾中,它們卻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有主有從的。“大哉乾元,萬物之始,乃統天”,“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乾陽居尊位,坤陰處卑位,坤順於乾,陰從於陽。將這一理論應用到社會上,人的行為應該是“順天應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孔子認為,“德”是人修養的至高境界。“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只有崇尚其道德,才能成就其大業。
《周易》與西方宗教哲學相比,它沒有建立獨立於人格之外而主宰一切的上帝概念,其中所謂的“天”,或表示“道”,或表示自然界,或與地相對應,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主觀與客觀的矛盾統一,研究的物件是天、地、人三才,而以人為根本。
西方宗教哲學則將人與“上帝”永遠地割裂開來,人始終成為上帝的“奴僕”。
三、“易學”的興起和影響
《易傳》的問世,彷彿一下子開啟了“易學”神秘殿堂的大門,研究者接踵而來,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派六宗、互相攻駁”的現象。
西漢初年,“天下但有《易》,未有它書”。將《周易》推上顯赫的位置,並冠以儒家經典之首,促成了漢代“易學”的勃興。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注重“象數”,強調卦的形象與數字。“象”指卦象和爻象,即卦、爻所象徵的事物及位置關係,“數”指陰陽數和爻數。這種以“象數”解說《周易》並推測宇宙或人生變化的學說,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
魏晉時期,王弼力矯漢儒“以象求理”的弊端,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觀點。他認為,“象”只是用來“存意”的手段,人們不必拘泥於具體的“象”。他專講《周易》的思想,力廢象數。
然而,唐代陸德明的《經點釋文&;#8226;周易音義》、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和孔穎達的《周易正義》等,則特別多的保留了漢代“易學”成果,成為後人研究“漢易學”的重要資料。
宋代把“易學”研究推到歷史的頂峰。據《宋史&;#8226;藝文志》統計,“易類三百十三部,一千七百四十卷”。其顯著特點是對《易》圖的研究。《易》圖指“河圖”、“洛書”和“先天圖”、“後天圖”。
他們在理學思想影響下,以“義理”釋《易》,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涵義來解釋卦爻象與卦辭、爻辭。主要著作有程頤的《易傳》和朱熹的《周易本義》。
元明時期,不但篤守程、朱遺說,而且進一步闡發其“圖”、“書”與“性”、“理”。胡廣“奉敕”編撰《周易大全》,主要採用了程、朱注本。這是一部作為科舉取士用的標準讀本,是明代儒生的必讀之書。
到了清代,古老的“漢易”復又得到學者們的重視,一度出現“漢易”、“宋易”百家爭鳴的局面。
為了調和兩派“關係”,康熙命李光地等人“採摭群言”,編撰成《周易折中》,乾隆命傅恆等人編撰成《周易述義》,使“象數”、“義理”齊頭並進,一起發展,把“易學”推向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同時,清儒還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歷代“易學”著作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為後人瞭解“易學”的發展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進入20世紀,“易學”研究越發火熱,除了繼續從“象數”、“義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外,還出現了大量的運用新理論、新方法進行探討的著述,使《周易》在歷史、文學、宗教、科技等方面,都得到廣泛而深刻的闡述,拓寬了“易學”的研究視野。
這一時期,以傳統方法研究《周易》的著作主要有註釋與考證兩大類。前者有黃煥釗的《周易輔注》、沈竹祁的《周易易解》、楊樹達的《周易古義》等;後者有聞一多的《周易義證類纂》、白壽彝的《周易本義考》、王明的《周易參同契考證》等。
民國期間,拈辛齋是最具影響的易學大家之一。他著有《易楔》、《學易筆談》、《易數偶得》、《愚一齋易說訂》、《讀易雜識》、《改正揲蓍法》等七種,其學說貫通古今,集儒、道、釋、耶穌為一體,形成了一套系統的“易學”體系。
尚秉和則是以專門研究象數之學而聞名海內的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