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滿腦中一片空白,又愛又恨:“歡喜,歡喜,我最歡喜了……”“那滿滿心中可愛慕為夫?”郭滿:“愛愛愛……” 四月底,周鈺嫻命人千里傳信遞了一封家書進京。信中說是五月,耶律鴻要陪著周鈺嫻千里回大召省親,夫妻倆會在五月中旬抵達京城。這真是見大喜事!方氏本以為女兒遠嫁北國,這輩子怕是都難回來孃家。可週鈺嫻才出嫁一年多便得了夫婿親自陪同回國,喜得方氏好幾宿沒睡著。從五月初收到信開始,方氏便著手佈置,恨不得能女兒鞥插了翅膀擠開就飛回來。主子們高興,下人自然也喜氣洋洋。周家上下忙著給歸家的姑奶奶姑爺佈置,好一番熱鬧。郭滿對嫻姐兒這傲嬌護短的小姑十分喜愛,聽說她要回來心裡也挺高興的。不過周家萬事都有方氏安排,不必她操心,她去芳林苑表示一下歡迎便沒再管了。日子一晃兒就過,轉眼便是五月中旬,周鈺嫻耶律鴻夫妻倆沒幾日便抵達了京城。北國皇子陪皇子妃跨國省親,雖說非國與國之間正式出訪,但大召驛站收到信件自然也不能不聞不問。周鈺嫻的隊伍除了益州便一路有大召的官員安排,進了京城,自然還是有驛站的人接應。所以哪怕周鈺嫻是周家的女兒,周家有安排。宮裡派了官員來城門口迎接,夫婦倆入城當日便被接進了宮。面見大召皇帝后,若耶律鴻夫婦沒別的安排,再由大召的內務府安排住所。方氏原以為女兒女婿的車隊抵京她們母女便能立即見到面,眼巴巴派去城門口迎接的下人沒接到人,倒是好一番失望。不過女兒既然回來,母女見面是早晚,不急一時。於是心中便也稍顯安慰了。夫妻倆趕在這個時候抵京,也算來得巧。大召的新皇繼位,普天同慶。雖說晚了幾日,沒趕上繼位大典,但次日又是大召加開恩科特設的鹿鳴宴。因著朝廷上下對兩榜進士的重視,此次鹿鳴宴辦得十分熱鬧。不僅宴請新科進士和內外簾官,還允許朝堂內外有識之士一同參與。耶律鴻雖說本人文采一般,但對大召科舉取士的制度是十分好奇。北國人尚武,取士制度有些類似於察舉制。一般先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適當的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這種察舉是先考察了家世,再考察才學。與大召科舉取士有著很大不同。這次正巧趕上大召的鹿鳴宴,他便要去湊一份熱鬧。武安帝趙宥鳴聽說十三皇子好奇,便特意囑咐周博雅,鹿鳴宴上好好款待他這位妹婿。說來大召如今的朝堂正值青黃不接,人才稀缺的時候。這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天子門生,前途不可限量。所以這鹿鳴宴可是個香餑餑,是官員們拉攏新人培養人脈的好機會。屆時必定會有官員湊一湊熱鬧,人多是非便多,未必是個好去處。周公子原本無意參合,怕麻煩是一。二來周家百年名門望族,周家二爺自己便是大召第一書院嵩山書院的山長,可謂真正的桃李滿天下。周家某種程度上,根本不需在鹿鳴宴上籠絡新人。這鹿鳴宴,周家歷來是沒人去的。畢竟若去了,必定會引得新人蜂擁而至,爭相與周家相交。不必要的麻煩,周公子素來不願去招惹。這回不去也得去,立在下首眼觀鼻鼻觀心的周大人心生不月,皺了皺眉,冷冷一掃眼前笑容燦爛的妹夫。傻白甜的北國武夷王耶律鴻只覺得渾身汗毛一豎,彷彿被猛獸盯住。他心有慼慼地閉上嘴,討好地衝大舅哥笑了笑。然而冷酷的大舅哥看也不看他,淡淡收回視線,緩步走上前行了一禮,垂首應是。耶律鴻:“……”耶律鴻夫婦進宮前天色尚早,出了宮,正巧是傍晚時分。因著耶律鴻言明會在周家府上藉助,宮裡面沒有再替他們安排住宿。十三皇子夫婦便隨周公子一起,出了宮回周家。時隔兩年再回孃家,周鈺嫻見到方氏,母女倆雙雙紅了眼睛。郭滿識趣地沒去打擾,晚宴上陪著說了些話,便與周公子一起離席。周鈺嫻嫁人一年多還是老樣子,心裡想著什麼便做什麼,不大在意人情世故。這般看來耶律鴻將她保護得很好,方氏一面嘴上斥責女兒不懂事,心裡卻是十分滿意的。且不管母女倆如何親熱,次日便是宮裡的洗塵宴。說來也是因湊巧北國十三皇子陪皇子妃省親,耶律鴻本人又對鹿鳴宴好奇。皇后宋明月是個玲瓏心思,於是私下便詢問了趙宥鳴的意思,特意在鹿鳴宴上設了女席。說是為陪北國皇子妃,允官員攜女眷同往。周家人作為北國皇子妃的孃家,自然是都要去的。不過大公主年紀大了,論起輩分都是當今聖上嫡親的姑祖母,自然隨意。她這幾年越發孤僻,周家女眷便由著方氏領頭去。說來郭滿嫁入周家三年,京城世家貴人們認識她的,不出一手之數。這些年大公主喜好清淨,平素不喜外人擾她清淨,周家甚少設宴迎客。郭滿又是個懶得交際的性子,三年中有兩年陪周公子滿大召的跑,很多對她都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