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穿著潛水衣,揹著氧氣瓶的蘇睿從蘆葦中走了出來。
梓楊在靳國強的幫忙下也換好了潛水衣。
蘇睿把一個步話機交給靳國強,“我們的潛水衣裡有內建的通話器,可以實現三方通話,我們下去後,上面有什麼問題及時通知我們。”靳國強點點頭,“再檢查一遍裝備,看有沒有疏漏。”
為了照顧梓楊這個半吊子潛水員,蘇睿這次準備的是覆蓋式面罩,這種面罩可以將人臉全部覆蓋。戴上它,潛水者可以像在陸地上一樣用嘴巴和鼻子進行呼吸,避免了像梓楊這種初學者口鼻呼吸不協調的問題發生。
梓楊和蘇睿互相又檢查了下潛水用具,再次確認沒問題之後,蘇睿認真地跟梓楊叮囑道:“等下萬一需要深潛的話,一定要遵守幾個原則:第一是兩人同行原則,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我們兩個必須在一起;第二,隨時保持聯絡,如果落單的話,保持鎮靜,原地等待我。”
梓楊點了點頭,蘇睿又繼續說道:“還有重要的一點,不能在深水中呆太長時間,如果潛水深度超過40米,一定要進行減壓,不能太快上浮,在10米和5米的地方分別稍作停留,上浮的時候儘量排空肺中的空氣,否則你的血液會像啤酒一樣沸騰發出泡沫。”
梓楊嚥了口唾沫,有點神情慌亂地看了看蘇睿和靳國強,心中已經有點打退堂鼓的念頭。可是都已經走到了這一步,再後悔已經晚了,現在只有硬著頭皮上了。
蘇睿看出梓楊有些緊張,安慰他說道:“放鬆一點,聽我的指示就好。如果通話器故障,我們用手勢進行溝通: ok,代表我現在情況良好;如果要提醒隊友注意某個方向,用食指指示;上浮,右手握拳,拇指向上;下潛,右手握拳,拇指向下。”
梓楊連連點頭。
“沒問題的話,我們準備下潛吧。”
蘇睿站在水中,鞠了兩捧水抹在梓楊臉上,幫他適應下水溫。
兩人穿的都是全身包覆式潛水衣,可以在深水中維持體溫,不用擔心深水中溫度迅速降低的問題。潛水對技術、體能都是一種考驗,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因素。
“喂,我們已經開始登山了,你們在哪裡啊?”
聲音是從梓楊放在岸上的揹包裡發出的,是老王在跟他們打招呼。
梓楊走過去把步話機拿出來,“我們也到山腳了沒事兒別通話了,浪費電!”梓楊把步話機重新放在包裡,看了看蘇睿和靳國強,“我們出發吧!”
兩人戴上面罩,緩緩地往水潭中走去,不一會兒就沒入水中。
小黑伸著脖子看著水下,又看看靳國強,臉上的表情又是迷茫又是擔心。
靳國強拍拍小黑的肩膀,示意他放鬆,兩人坐在岸邊,盯著水中兩個黑乎乎的人影向挖掘機游去。
梓楊和蘇睿游到挖掘機旁邊,看了下駕駛室中空空如也,裝在前部絞盤上的鋼索已經轉到了底,蘇睿用手拉了下崩的筆直的鋼索,發現鋼索紋絲不動,下面好像墜了很重的東西。
鋼索另一頭直沒入潭水中央,那裡的水質因為陽光照射不到,已經變成青黑色,在潭底形成一個黑色的圓盤,不知下面有幾許深。
蘇睿把黃色的引導繩拴在挖掘機上,在通話器裡說道:“我們準備順著鋼索往深處潛入。”
“好的,注意安全。”岸上的靳國強說道。
兩人順著鋼索往潭中央游去,隨著深度的增加,梓楊明顯感到水溫迅速降低,蘇睿把潛水衣上的照明燈開啟,可以照亮前面幾米的地方,水潭中央仍然是深不見底。
“跟在我後面,我們慢慢下降。有問題及時說。”蘇睿輕輕地說道。
“好的,ok,沒問題。”梓楊比了個手勢,儘量把語音放平緩掩飾自己緊張的心情。
鋼索到了水潭中央就開始筆直下降,兩人順著鋼索慢慢地下潛,梓楊注視著潛水服上的水壓計,上面顯示著15米、18米、21米……
順著潛水衣上的燈光,可以看到四周陡峭的洞壁,水潭深處竟然是筆直的圓筒形。
下降到30多米的時候,下面還是黑乎乎的看不見底,抬頭往上看去,水面只剩一個白色發亮的圓盤。
當計數器顯示40米的時候,蘇睿停住了:“這個深度對你來說已經是極限了,再深的話需要做階段性減壓,操作比較複雜,你留在這裡,我再往下看看情況。”
“要不,我們現在就回去吧,我看下面好像還很深的樣子,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到底。”梓楊有些慌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