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波蘭共和國社會*黨樹起一面新的旗幟,試圖在困境中另闢蹊徑。

徐:有觀點認為,波蘭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前蘇聯強加的,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劉: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不同的階級和不同的政黨有著不同的看法和答案。一種觀點認為,對於波蘭,*主義是外來的主義,社會主義制度是蘇聯強加的制度。另一種觀點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人民之所以選擇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絕非偶然。第一,這同19世紀下半葉波蘭工人運動的興起、*主義的傳播和工人階級政黨的建立密切相關。第二,這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工人階級政黨領導人民進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從而獲得人民的擁護和信任密切相關。第三,蘇聯勝利進軍柏林,解放波蘭,深入歐洲腹地,則為波蘭工人階級政黨取得政權和鞏固政權,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條件和國際保障。工人階級政黨領導的民族解放和社會解放鬥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走向社會主義的根本的內在因素。蘇軍的勝利,毫無疑問,則是重要的起著關鍵作用的外部因素,他促使波蘭等東歐國家的社會發展變化水到渠成。我認為,這後一種觀點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

第一章 波蘭第一個倒下的多米諾骨牌(20)

徐:是什麼原因導致波蘭統一工人黨政權喪失和波蘭社會主義的挫折?波蘭統一工人黨的領導人對喪失執政地位是怎樣反思的?您對此怎麼看?

劉:波蘭統一工人黨最後一位第一書記拉科夫斯基說過一些值得注意的話。他說:“蘇聯的社會主義模式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執政過程中“抄襲別人的做法”,“削弱和破壞了同群眾的聯絡”。

“社會對執政方法的缺陷,對生活條件感到不滿,對當局許多不兌現的諾言感到失望”。

波蘭統一工人黨自身則由於“多年執政的舒適生活,已變得懶惰,面對反對派的好鬥性,卻對*感到生疏,懶於決鬥”。

波蘭統一工人黨背上有著沉重的甩不掉的歷史包袱,像“揹著石頭上山”一樣,已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

我認為,拉科夫斯基的這些論斷,是對波蘭統一工人黨失敗及其教訓的自我認識和概括。

雅魯澤爾斯基在談及波蘭劇變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時曾說,波蘭在80年代初實施戰時狀態“從軍事角度講,是一個勝利,但從政治角度看,則是一次失敗”。波蘭統一工人黨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價。戰時狀態後,波蘭統一工人黨“對局勢的評估太膚淺了,過分地安於樂觀的評估了”,是“自己讓雷鳴般的掌聲欺騙了自己,是自己被‘熱烈支援’的讚美聲給矇蔽了。可實際情況則是,大部分人民群眾對局勢的看法和想法跟波蘭統一工人黨不一樣”。

我覺得雅魯澤爾斯基的這些話頗有分量和深刻。執政者的失策,就在於主觀主義地自我沉溺於周圍的一片讚美聲中。主觀唯心主義是執政者之大敵。脫離群眾和脫離實際是執政者的致命傷。

徐:綜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蘭歷史發展和1989年劇變的過程,透析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在劇變過程中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表白,請您談談波蘭統一工人黨喪失執政地位留給人們的歷史教訓。

劉: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題目,需要我們不斷地探討和研究。在這裡我講講個人的粗淺看法。可以說,波蘭乃至東歐其他國家的劇變,是政治和經濟,歷史和現實,內部和外部,以及宗教和民族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執政黨自身的蛻變,起著不可忽視的關鍵性的作用,留下了歷史的慘痛教訓和發人深省的啟示:

首先要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執政的工人階級的政黨怎樣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這是關係國運興衰、人民福祉的根本問題。應該根據*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根據本國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民族特點、經濟發展等實際狀況,選擇與國情相適合的道路,切不可照抄別人的模式。別國模式,可資借鑑,不可照搬。

波蘭的實踐表明,他們接受蘇聯模式,在經濟建設上長期執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造成國民經濟的畸形發展,比例失調,而長期的高積累和低消費,也與工業化的目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背道而馳。他們接受蘇聯超越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發展理論,過早地提出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的任務,對社會主義的長期性、艱鉅性、複雜性沒有清醒的認識,急於求成,欲速不達,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後果,使人民失去了對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信念。

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