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家的土豆是不是太多了,只咱們家這幾口人,根本吃不完啊。而且不是說,這地裡還能種一茬的白菜或是蘿蔔,到秋天時又是一大堆,可怎麼辦呢?”杜仲平發起愁來。
之前大家都是種糧食,根本沒這麼大片的種過菜。家家戶戶基本都是自給自足的,如今一定是要把多餘的賣出去了,只是,賣到哪裡,倒是個問題。
第二十六章 。。。
賣菜的事情其實好說,若是有那個耐心,趕車到錦陽城裡去,零散著賣,就能多賣個幾個錢的,若是自己懶得動彈,找了收菜的來家裡拉,雖說便宜點兒,但是省心,也不用拋頭露面的做買賣。如今錦陽城裡的各地商販越發多了,人一多,自然菜就要的多。倒是不愁賣。
只是,不管怎樣,還是得等著村裡其他人都收完了,一起拿個章程才好,別到時候一家一個做法,弄得擰了岔,反倒傷了鄉里鄉親的和氣,不值當。
這事不用急,這幾天,趙八他們忙著在後頭蓋豬窩。
原來方勝自那回杜仲平說過之後,就把當獸醫的事情放在了心裡,家裡幾個又都支援他,杜安杜仲平買東西的時候也幫著勤打聽著,要是有小豬小羊小牛什麼的,就回來告訴他。只是一般人養豬,都是開春生了豬崽子的,這會兒正是長大了點兒好養活的時候,一般人家是不會賣的。羊啊、牛啊之類的,一般也就自己養了,等大了賣出去才掙錢。
打聽了好些日子也沒合適的,方勝都有些洩氣了。剛巧有一戶人家,母豬生了一窩六隻豬崽子,因為現在這時候天氣熱了,剛下生的豬崽子不好養活,要的人不多,自家又養不了這麼多,所以一聽說青牛村這邊有人要,自己就找上門來了。不但如此,生怕方勝不要,自己就把價錢降了降,只有一點,希望方勝多捉幾隻,最好拿個三四隻的。
方勝有些為難,自己只是想養只豬試試,並不指望著靠養豬掙錢。而且,就是他沒養過,也是知道的,如今都六月了,這豬養到過年的時候還不夠大,鐵定今年是吃不成的。夏天秋天還好些,院子裡吃不完的菜,或是外頭打點兒草什麼的餵豬都行,到了老秋入了冬,可就只能喂糧食什麼的了,一養這麼多頭,實在划不來。
最後還是趙八拍板定下了,就拿三頭,多了就不要了。那人也答應了,這也很不錯了,能賣出一頭算一頭。
只是家裡沒養過豬,還沒有豬圈呢,跟人說好了容幾天功夫,等豬圈蓋好了就去拿。
這豬圈是肯定不能放在前院的,兩家捱得那麼近,那頭兒書聲琅琅,書香撲面,這邊幾頭豬哼哼唧唧,臭氣熏天?光是想想就讓人抽搐,真不是一般的不和諧。這讀書人的事就算咱幫不上忙,也不能拖後腿啊。而且村裡人總喜歡在孩子讀書時來時不時的轉兩圈,每逢集日的時候還有不少外村人,真要這麼幹了,丟人都丟到外頭去了。
後院倒是地方大,只是差不多的地方都種上菜了。狠狠心,把地方選在最後邊靠著西北角的院牆那,離得屋子遠,中間隔了菜地果樹,味兒也沒那麼大。到時在後牆那開個後門,清理糞便的時候直接從後頭運,影響倒是不大。
這豬圈也不用多好,就著牆,再起東、南兩道牆就行了,也不用多高,大概過了趙八的腰就差不多了。東牆中間開個門,方便餵食喂水的。只是還得搭個棚子,防著雨雪天,天熱也有個陰涼地方。地面都夯實了,又從石匠那買了豬食槽子,裡頭鋪上點兒乾草,也就得了。
方勝興致很高,一直跟著忙和。等完事了,直接進到杜家後院,打了井水洗洗。井水沁涼,趙八直接兜頭澆上去,還大呼痛快。杜安不敢像他一樣,但是也拿了布巾子浸水擦洗了。只有方勝被杜仲平拽去前院,用老早曬著的水去洗,這水已經溫乎了,那兩個都嫌不過癮的。
如今每天一早,杜家都拿了兩個大盆放院子裡,曬上井水,等到了傍晚,水剛好熱乎乎的,給謹兒洗了澡,兩個大的也夠擦擦的了。方勝見了覺得不錯,自家也照辦,雖說趙八不怕涼,但是被方勝想著的感覺很好,每天晚上都用這溫水洗一回。
坐著歇氣的功夫,杜仲平給拿了一直用井水湃著的香瓜,這是本地的品種,雖說個頭不大,但是皮薄,且特別的甜脆,拔涼了吃最解渴。近來杜仲平最好這一口兒,每次遇見賣的都要買個十來斤,弄得賣瓜的總往杜家來,來來回回的喊。
只是謹兒不能吃多了,要不容易拉肚子,所以家裡的大人們都趁著他出去玩兒的時候偷偷過癮。
過了這幾天,小豬拿回來已經是圓滾滾的了,都是黑白花的小豬,看著挺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