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聞人傾?
同她有著同樣驚駭的其中一方就是燕軍主將丁、其女兒丁宛然、謀士暮秋和。原來,騎兵要這樣用!再看看己方的萬騎騎兵就要被動的被狼牙軍屠盡,丁將軍果斷下令弓箭手出動,撕開包圍圈,解救出被圍的騎兵。
遠遠看到對面燕軍有了動靜,但馬背上的高度和戰場中的塵土使對面的場景有些模糊,於是,聞人傾一按馬背,穩穩站在了馬背之上,這樣的遠視效果會好些。
只見燕國剛剛派出的騎兵沒拿兵刃,但背後的弓箭在肩膀處露出端倪,原來是要派出弓箭隊增援,她立刻向軍鼓手打出手勢。
鼓聲隨之變化,只見戰場最右側的包圍圈發生變化,間隔有騎兵打馬趕上身前之人,和其並駕齊驅,漸漸形成了兩個包圍圈。
接著,變化再生,外圈的包圍圈突然斷開,恢復成蛇形,從戰場右側飛馳而出,向左側橫向奔行,恰恰橫豆在飛馬而來的燕軍弓箭隊面前。
與此同時,一聲清脆的哨音,她們齊齊取弓搭箭,箭矢急射向燕軍弓箭隊,所謂先下手為強!
依照聞人傾的佈陣,大軍中安插了小部分的箭羽營士兵,大部分的箭羽營士兵佈置在大軍的側翼或是後翼,作用是對大軍起到掩護作用。
此時,大軍正包圍著燕國騎兵,若有外面的力量襲擊,極有可能被撕開包圍圈,導致前功盡棄所以就要讓右翼的箭羽營主力士兵從大軍中脫離,全力阻擋燕國增援的弓箭隊。
燕國飛馳而來的弓箭隊被射了個措手不及,前排大批士兵、戰馬中箭,後繼的戰馬或是踩踏上前面的人,或是被絆倒,馬嘶聲混著慘叫聲,亂成一片。
再看橫行而過的狼牙箭隊一個迴旋,眨眼間捲土重來,馬背上的弓箭手身子一轉,又一輪的箭雨飛向燕國弓箭隊,不給她們絲毫喘息調整的機會。
畢竟此時來阻擊的箭羽營士兵不過兩百出頭,而對方出動的弓箭隊已上千人,這兩百人的騎射本領落在兩方的觀戰將領眼中,不由得驚歎:在急速賓士的過程中,不用手抓繩,只憑雙腿穩住馬上的身形,還能有如此的射擊本事,這些騎兵平日到底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聞人傾之所以訓練她們在騎行途中射箭,一來要發揮弓箭的作用,二來也要保證需要撤退時迅速打馬撤離。
再看此時的戰場上,勝利完全倒向狼牙軍一邊,越來越多的燕國騎兵命喪包圍圈之內,而想從外面支援的弓箭隊卻遭遇阻隔,自身都難保,何談支援?
燕軍將領此時已經明瞭己方已敗,還是敗在大戰的頭陣,丁也不打算派出身後的步兵,士氣已挫,派出就意味著更大的傷亡。只是希望在這最後關頭,儘量救出辛苦訓練出的騎兵和寶貴的戰馬。
於是再出對策,兩路手持高大鐵盾的騎兵從左右兩側飛馬而來,用鐵盾一邊阻擋住飛射而來的箭矢,一邊幫助弓箭隊向前推進,直到包圍圈的狼牙軍落入弓箭的射程之內,為撕開包圍圈、救出騎兵做最後的努力。
而打定主意要將燕國的騎兵全部留在這個戰場的聞人傾,是不會讓燕國的營救行動得逞的,鼓聲再變,箭羽營的二百士兵撤退,又有士兵從各個包圍圈飛馬而出,這些士兵是暗夜營的其餘士兵,因為有部分士兵先前進入包圍圈阻止燕軍突圍而一直留在了包圍圈內。
暗夜營計程車兵數量有限,她們的離開不會影響包圍圈的完整。
這些士兵打馬奔向呈扇形排開的鐵盾,兩方觀戰的將領不知她們直直衝向鐵盾的目的何在,難道要硬碰硬?肉身怎抵得過鐵盾?
接著只見,就在靠近鐵盾組成的鐵牆時,她們突然藉助馬背的力量身形向上躍起,竟翻過了對的鐵牆,她們賓士而近的戰馬也在最後關頭長嘶著前蹄高揚,停住腳步。
隨後,鐵盾一塊塊兒跌落,露出了翻越而過的狼牙軍的身影,她們手起刀落,展開殺戮。
鐵盾後,原本因為先前來不及取弓而被狼牙軍射的七零八落的燕國弓箭隊,這時已經吸取教訓將弓箭舉在了身前,怎奈面對從天而降的狼牙軍的近身攻擊,弓箭已經沒有絲毫用處了。
與此同時,聞人傾下達了最後的作戰命令,所有的狼牙軍不再縱馬奔行,而是以最快的速度結束此後的惡戰,鮮血染紅了城外的疆土,燕國的萬騎騎兵、戰馬、半數弓箭隊全部喪命於此,其中也包括先鋒官韓瑞。僅有半數弓箭隊眼看情形不對,逃回燕軍。
同戰場一樣血紅的還有燕軍主將丁的眼睛,領兵數十載,從未像今日這樣頭陣落敗,敗的連心都在滴血。
好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