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的少年透過武舉考試,進入兵部,也成了她的同僚。看著他逐漸展露才華,看著他對周遭之人的疏離,看著他對待流言與排擠的淡漠以對,不知何時,她的視線投注在他身上的時候越來越多。
遊走於官場、官員之間,她學會用笑容去應對各色人等,但面對他時,她的笑容來自心底;想等他十五歲成年之後向女皇提親,卻因他是女皇忌諱的人而有了猶豫;猶豫間,他遠走北疆,之後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每每見面又不知該如何提及此事,也不知他是否明白她的心;蹉跎了幾年,終等來他嫁人的訊息,苦澀久久的徘徊不去。
她的正夫之位一直空著,不知是為了那個已經不可能成為她夫郎的人,還是為了懲罰她的猶豫?
大皇女此時的心情也少有的忐忑,妹妹前日受傷後對聞人傾和八皇女一直耿耿於懷,卻在昨日一改鬱顏,神情愉悅的出了府,晚上也是哼著曲兒回來的。
她詢問跟著妹妹的侍衛,聽到的是五殿下在城裡四處閒逛。今日一大早,妹妹又出去了,她忙著俘虜的事情也沒有多加留意。
發生了現在的事,再聯絡妹妹昨日的反常,她不得不作此猜測:今日之事可能是妹妹挑起的。
妹妹說過,就因她說了無恕是災星,便被聞人傾當眾甩了一巴掌,自此兩人結怨。前日的事情也因聞人傾的說辭而不了了之,依照妹妹嬌寵的性子怎能嚥下這口氣?她會不會知道聞人傾忌諱別人說自己的正夫是災星,而今故意拿災星說事兒,來報復聞人傾?
不過,對此她還有疑惑的地方,妹妹自小受盡寵愛,君父和她都未曾強迫妹妹學習官場上的權謀,受了委屈多是直接懲罰下人或是求君父和她幫忙,怎會想到這個迂迴的辦法:煽動百姓驅趕無恕、進而達到報復的目的呢?
雖然有懷疑,但大皇女很快就做出一個決定,把她的懷疑說出來。因為若是妹妹所為,就憑她手下的那幾個侍衛,不難被老王爺派出去的人查到,到時再求情就晚了。
“王爺,在下可否叫來皇妹一問?”
老王爺沒有對大皇女的請示表示驚訝或疑問,點頭應允。
大皇女的心下便是一沉,這說明什麼?坐在府中的老王爺定然對前日發生的事情瞭若指掌,也對今日百姓動亂的起因有此猜測。
前去傳喚五皇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