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舉隅】
張某,男,67歲。1979年8月29日初診。
主訴及病史:腹部脹痛3天,伴見胃脘脹滿,連及兩脅刺痛,噯氣頻頻,時吐黏痰,口乾口苦,頭中熱,耳內堵塞,不思飲食,大便幹,小便赤。
診查:舌淡有齒痕,苔薄白,脈弦麗數。查血象:白細胞22×109/L,中性粒細胞84%。
辨證:溼熱夾滯,交結腸胃,通降失常。
治法:清熱行氣,通裡導滯。
處方:柴胡10g,黃芩10g,法半夏10g,炒枳實10g,生川軍9g,青陳皮各9g,木香6g,川厚朴10g,炒蒼朮10g,木通6g,竹茹10g。
二診:藥服2劑後大便轉稀,胃脘脹滿、噯氣及吐黏痰均減,頭熱耳堵已除,小便色變黃。惟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拒按,有反跳痛,無矢氣,口乾口苦而澀,飲食不香。舌淡,苔白中黃,脈弦滑而數。腑氣雖有下行之勢,溼熱仍壅積腸中,氣血瘀滯。當清熱解毒,行氣活血,通裡導滯。
原方去半夏、蒼朮、竹茹、木通,生軍改為6g,加丹皮10g,桃仁10g,敗醬草30g,連翹24g,忍冬藤45g,5劑。
三診:迭進清熱解毒、行氣活血、通裡導滯之劑,現右少腹僅感微痛,亦不拒按,大便正常,飲食雖乏味但較前增加,偶見噁心,口中仍苦澀,小便淡黃,脈弦滑。舌苔薄白中黃。腸中溼熱漸化,氣血瘀滯亦漸消散,餘邪未盡也。
處方:熟軍6g,桃仁9g,炒枳殼9g,青陳皮各9g,川厚朴10g,忍冬藤30g,連翹18g,敗醬草30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冬瓜子30g。
服上方1劑後,患者即返家鄉,過半月來信,上述症狀皆退,精神、飲食恢復,查血象均在正常範圍。
按:本例屬實熱性腹痛,故以通裡導滯為主要治法。但初診所見,腹痛伴胃脘脹滿,兩脅刺痛,暖氣頻頻,頭熱耳堵,病位偏於上,即溼熱夾滯交阻胃及肝膽之絡,故以大柴胡湯加減治之。二診腹痛轉移至右下腹,拒按,無矢氣,是腸中溼熱蘊積、氣滯血瘀之象,因而改用大黃牡丹湯加減,通裡活血,著重清熱解毒,目的在於截斷病勢,以防熱壅血瘀成癰。
(董建華,王永炎主編。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精華·夏錦堂醫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猝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
《景嶽全書·心腹痛》:“痛有虛實,凡三焦痛證,惟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其有因蟲、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由前三證,漸病者,多由後四證……可按者為虛,拒按者為實。久痛者多虛,暴痛者多實。得食稍可者為虛,脹滿畏食者為實。痛徐而緩,莫得其處者多虛,痛劇而堅,一定不移者為實。”
《症因脈治·腹痛論》:“痛在胃之下,臍之四旁,毛際之上,名日腹痛;若痛在脅肋,日脅痛;痛在臍上,則日胃痛,而非腹痛。”
第七節痢疾
由於邪蘊腸腑,氣血凝滯,大腸脂膜血絡損傷,傳導失司,以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症的病證稱為痢疾。是一類或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多發於夏秋季節。
該病《內經》中稱為“腸湃”,其發病與飲食不節及溼熱下注有關。漢·張仲景將洩瀉與痢疾統稱為“下利”,制定了治療溼熱痢的白頭翁湯,並提出了“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的虛寒久痢主方。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痢病候》將痢疾分為“赤白痢”、“膿血痢”、“冷熱痢”、“休息痢”等21種痢病候,並在病機方面提出“痢由脾弱腸虛……腸虛不復,故赤白連滯……血痢者,熱毒折於血,人大腸故也。”強調了熱毒致病。本病在隋唐以前還有稱為“大瘕洩”、“滯下”者。痢疾病名首見於宋·嚴用和《濟生方·痢疾論治》:“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金元時代已認識到本病能互相傳染、普遍流行而稱“時疫痢”。如朱丹溪《丹溪心法》日:“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至明清時期對痢疾的認識更趨深入,進一步闡發了痢疾的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提出痢有伏積,所謂“無積不成痢也”,外感、內傷者,由於人體氣盛、氣虛的不同,發病有熱化、寒化二途。如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痢疾》日:“無積不成痢……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