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來會穀雨生的。”曾長城說:“可以理解嘛,雨生是組織部的領導,建國頭上的烏紗帽握在人家手上。”
話音剛落,穀雨生就邁了進來,說:“誰在背後說我谷某人?”沈天涯說:“還好,我們沒誰說你的壞話。”
究竟是同學,見了面自然很親切,相互問起工作和家庭上的事來。未了,於建國說:“從現在開始,你們三個就歸我管了。走,找個地方樂一樂去。”沈天涯故意激於建國道:“好幾個單位的頭兒聽說預算局長來了,多次找上門來要向長城彙報工作,你那裡就免了吧。”於建國說:“你這是什麼意思?嫌我不是公安局的頭兒?長城我告訴你吧,我雖然只是政治處處長,多少還管點事,這個客還是請得起的。”曾長城說:“對對對,別提什麼鳥頭兒,今天晚上就我們四個同學在一起,誰都不見。”
曾長城的話,於建國聽著舒服,在他肩上拍拍,說:“走吧,我帶你們去一個好地方。”四個人走出套房,上了於建國的警車。
出了賓館,沈天涯問於建國要帶他們到哪裡去。他說:“昌東經濟開發區在歐陽書記親自過問下,搞得很活躍很開放,讓長城去感受感受一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嘛。”沈天涯也聽說過昌東近來很火,今天正好去見識見識。卻回頭故意對穀雨生說:“雨生你是組織部的領導,如果不方便的話,讓建國先把你送回去?”曾長城說:
“天涯你別挖苦雨生了。”穀雨生只笑,並不吱聲。
過了昌江大橋,前面就是昌東經濟開發區。這個開發區是當年昌都市經濟泡沫大膨脹時開闢的,中間因國家調整經濟結構,資金進不來,停頓了近七八年,是歐陽鴻來昌都市做書記後重新啟動的。大家知道所謂經濟開發區,無非就是用半搶半買的方式,從農民手裡低價購進地皮,供給外面來的投資商修房建屋,再賣給下一輪想進來發財的人,這樣在投資商賺足票子的同時,地方官員也賺一把往上爬的資本。要不歐陽鴻也就不會那麼起勁,連勞動局從北京弄回來的那兩千五百萬也不肯放過,強給了這個經濟開發區。
現在小車進入了主街區。於建國放慢車速,說:“這個昌東經濟開發區的架子拉得還蠻開的,我先帶你們轉一趟吧。”大家都說好,按下車窗,朝外面張望起來。只見新樓林立,燈光如晝,一派繁華熱鬧的盛景。街兩旁的屋頂上還用霓虹燈飾十分顯眼地拼了幾個碩大無比的紅字,連起來一讀,是兩句嚇死人的標語:讓世界瞭解昌東,讓昌東走向世界!
沈天涯頓時就啞然失笑了。這樣又假又大的空口號,他也不是頭一回見到了,如果沿著國道驅車一百公里,至少能見到三四十條這樣的口號。沈天涯就給車上人說了一件他親自經歷過的事情。
那還是早幾年了,這樣的口號還不是特別時興。有一次市財政局接到舉報,他們撥給一個叫野雞的偏遠山區小鄉的一筆扶貧款,被鄉里挪用搞了什麼經濟開發區,財政局派沈天涯和一名處長去了解情況。野雞鄉離昌都市三百公里,離所在縣城也有一百多公里,這一百多公里有將近一半還沒通車,沈天涯兩個跟著縣財政局的人坐車到了公路盡頭,再走四十多公里山路,才趕到人煙稀少的野雞鄉。果然見鄉政府門口搞了一個經濟開發區,進去一瞧,也就是兩孔新砌的磚窯。令沈天涯他們驚異的是,磚窯門外卻架了高大的門樓,兩旁豎著兩塊又寬又長的木牌。上面寫著兩句話:讓世界瞭解野雞,讓野雞走向世界。一問,才知道是鄉黨委書記到外地學習回來後提出來的口號。
第七章(8)
提口號是鄉里的事,沈天涯他們沒權過問,他們有權過問的是那筆扶貧款。可找書記和鄉里領導,影子沒一個,說是書記為了讓領導班子成員換腦,帶著他們到他曾去學習過的江浙一帶參觀學習改革開放經驗去了,十天半月回不來:找財政所和會計出納,也說回家幫老婆搞春耕去了,山高路遠,恐怕沒有十幾天也不會打轉。沈天涯他們呆了三天,一無所獲,只得走人,那筆扶貧款至今還沒到達扶貧物件手上。可這絲毫也不影響鄉領導的政績,據說就憑這兩句口號和那所謂的經濟開發區,野雞鄉成了全縣經濟建設的先進典型,那位書記因此一年後進了縣委常委,縣裡人都叫他野雞常委。
曾長城將信將疑,說:“天涯你不是在編故事吧?還有憑這麼一句口號就當上縣委常委的?”還沒等沈天涯答話,穀雨生說道:“我們多年以來就是實行口號治國了,出現這樣的事情有什麼奇怪的?”然後他也說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原來昌都市下面有一個昌塘縣,下面有一個狗鞭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