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湖畔瓦廠

工作環境也慢慢適應。下來後他就覺得這裡真是塊風水寶地,可以心無旁騖的看書,每天賬務也很少,生產的瓦數量統計一下,零星的出售數字在流水線上記錄一下。然後到月底匯總食堂的支出,列出簡單的財務報表就可以了。作為一個做過主辦會計的志平來說,在這裡上班實在是太清閒了,志平有所不同的是,他要珍惜時間和機會,要努力學習,讓自己在喜歡的知識領域裡有所突破。

他想到跟楊君在一起時,曾經有過的那些勵志,像是會發酵的酵母一樣,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水分和溫度。只是自己沒法逃脫的是糖尿病的困擾和對婚姻的求而不得。志平一個月也只去總部報一次賬了,他依稀想不起伍娟她們了,那個圓臉的小周也彷彿是一個鬧市霓虹燈下的姑娘,連他的名字都想不起來了。

在計件工資的登記工作中,志平每天要去切割機組核對瓦數量。兩個切割工人,一個是本地的羅師傅,會簡單的機械維修知識。還有個陳師傅是蘇北鹽城人。

李廠長說到最多的話就是陳師傅一家人,志平也就慢慢了解陳師傅嗜酒如命,又少文化,只能做苦力活。夫妻兩個都是在瓦廠切瓦,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在外打工多年,卻常年不回來,偶爾寄點錢接濟一下家裡。小女兒沒讀什麼書,一直在鎮上的玩具廠做手工,輸入微博,小兒子讀高中。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陳師傅工資。

妻子雖然人高馬大卻幹不來活,吃的白白胖胖,做的一手好菜,只會每天傍晚燒兩個菜,陪著累了的一天的陳師傅坐下來喝點小酒。兩個人掙的錢除了家庭開支個水電也僅夠吃飯了,唯一的兒子高中費用需要大女兒接濟。日子過得緊緊巴巴,月底發的工資撐不到下月初的開支。

小超市裡的欠賬等發了工資再結,瓦廠每月都是如期發下工資,小超市裡的欠賬也就按時結清。這是因為兩夫妻在瓦廠上班,小超市的老闆有保障收回一個月來的陳師傅一家所欠的費用。

陳師傅因為有瓦廠,在小超市裡的消費,幾乎就是信用卡透支了。有時候超市老闆還會推薦最新最好用的產品或者口味最純正的糧食大麴酒,陳師傅統統笑納。志平想到自己三番五次的搬家,像個吉普賽,卻沒想到陳師傅一家才是真正的吉普賽人呢,只是他們為什麼要說一口蘇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