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落第之人,甚至根本沒有資格參加禮部試的人,別無出路,只能去做幕僚,或做教諭,或者自己辦個私塾收徒教學。
這些落第者通常鬱郁不得志,其學問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根據機率學推算,便可以得知,他們中一定有很多人並不適合做老師,只會誤人子弟。
而歷代的啟蒙教育,卻基本是靠這些人承擔的。
秦牧由衷地感嘆道:“國家要強盛,教育要先行。而要辦好教育,師資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學校,可以沒有好的教舍,卻不能沒有好的老師。
歷朝或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做到對師資的培養。現在,我大秦國富民強,既不缺乏培訓經費,也不缺乏相應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到對所有官學的老師進行培訓,使其具備專業的教學素養。進而擇優去劣,將一些知識匱乏,品行不端的人排除出老師行列,以免誤人子弟。”
楊廷麟一聽,立即說道:“陛下此舉,必將澤披天下,使無數人受益,臣深表贊同。願輔佐陛下早日達成此項德政。”
“陛下聖明!”
司馬安等人也都異口同聲的讚頌著,大秦連各州縣的杵作都統一培訓。豈會吝嗇於拿點經費來培養老師?在這件事上,誰要是反對,傳出去,怕不得被唾沫星子淹了。
“對現在的老師的培訓工作,可以挑選一些聲望高、學識淵博、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來承擔。但這只是短效的機制,還要成立一些師範學院,長期承擔培訓老師的任務;
師範學院的生源可由縣學的學生經考試後進入師範學院就讀。也可以讓具有秀才、舉人功名的人參加入學考試,透過考試者便可進入師範學院就讀。
同時,所有透過考核,獲得教師資格的人。薪俸要給予相應的提高。朕聽說前朝一些州縣的教諭,薪俸之低,逢年過節才買得起一次肉。
多數教諭難以靠薪俸供養父母妻兒,更不可能把妻兒帶在身邊,長年累月見不上妻兒一面。生活過得這麼艱苦,讓他們如何能安心教書育人?
朝廷想要人才,而對那些承擔人才培養的人卻如此苛待,人人都說要尊師重道,但多數為師者卻是在艱難地掙扎求存。如果我大秦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實乃我君臣之過失。”
毫無疑問,秦牧這番話一旦傳出去,天下所有的教師都會感激在心,甚至可以說是感激涕零。這些受益的老師將成為大秦王朝堅定的擁護者,成為他這皇帝忠誠臣民。
出於對皇帝由衷的感激,會讓他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自發貫徹皇帝的思想。進而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
這一切,將為秦牧推行數理化並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時李源猶豫地說道:“陛下,我大秦有兩千個縣。按平均每個縣有五個老師計算,萬就是一萬人,加上州縣、府學,合計起來,官學老師的數量恐怕超過兩萬人。如果大幅度提高老師的薪俸,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兩萬名教師,若是每人每月增加一個龍幣的薪俸,那就是兩萬龍幣,一年下來,就增加二十四萬龍幣的開支,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是戶部尚書劉伯全在算賬。
每年二四十萬龍幣很多嗎?確實不少。
真的很多嗎?也不算太多。
關鍵看你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值得在教育上投入多少錢。
秦牧淡淡地說道:“我大秦現在的歲入,已經達到上億龍幣,多拿出二十四萬龍幣投到教育上,諸位大臣覺得很多嗎?朕不這麼覺得,人才,才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在培養人才方面吝嗇投入,這是極為短視的行為。”
其實對比大秦一年上億龍幣的歲入來算,在教育上增加二十四萬龍幣投入確實不算太多。楊廷麟首先對此表示了支援,緊接著是劉伯全表示支援。
其他大臣對秦牧心意已決,加上投入的金額不是很大,而且是用在教育上,便也沒有再反對。
和六位內閣輔臣達成共識之後,這件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釘釘了。
華蓋殿的這場會議至此而止,秦牧心中還有一些想法,但有些是不能與大臣們商議,有些是時機未到,不能提前說。
司馬安等六位內閣輔臣離開後,秦牧踏著春日明媚的陽光回到後宮。
以前的皇帝在前朝回後廷,一般是坐龍輦。在這一點上,秦牧比較特別,除了早朝時必要的排場之外,他平時出入前朝後廷,多是步行,身邊跟著三幾個侍從,排場小,不驚動人,因此不時能看到宮裡的一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