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部分

而現在紀錄片,葉秋也是同樣的連續開了兩部,所以,按照這個慣例的話,似乎接下來葉秋應該不會繼續搞紀錄片了。

最近洪天明可以說是狠狠地撈了一筆政績,為什麼?因為這是他主導的紀錄片啊,哪怕是葉秋投資拍攝的,但是如果沒有他洪天明,這部紀錄片怕是也很難面世。

洪天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可是有人卻是苦逼了。

因為《大國崛起》和《舌尖上的華國》的空前的成功,結果央視高層方面,也把目光投向了紀錄片這方面。

央視的紀錄片負責部門,被領導狠批了一頓,為什麼?因為,在這之前,央視可以說是華國的紀錄片的大戶,甚至於,幾乎只有央視有這麼一個紀錄片頻道。

拍攝的紀錄片數以百計,可是,結果呢?那些紀錄片加起來,影響力都沒有人家葉秋一部《大國崛起》來的大。

這個焦頭爛額的人是曹正清,曹正清是央視紀錄片頻道的主任,和洪天明不但是同事,而且還是老同學。

《大國崛起》和《舌尖上的華國》讓紀錄片一下子在國內變得炙手可熱起來,而對於曹正清來說,這卻不是一個什麼好訊息,因為,他的壓力也變得大起來。

為什麼?很簡單,以前紀錄片拍的不好,你可以說,整個華國的紀錄片市場都是這樣,本身就是冷門的劇種,很多時候都是賠本賺吆喝,甚至連吆喝都沒賺到,但是該拍還是得拍。

可是現在,全國已經有超過十個包括地方電視臺,和私人影視公司正在上馬紀錄片專案,哪怕這十部裡面有一部成功了,對於央視紀錄片頻道來說都是赤果果的打臉啊。

葉秋的《大國崛起》和《舌尖上的華國》你還可以找藉口說,那是因為,人家捨得投錢,不差錢,可是你讓央視去投一個億拍一部紀錄片,這根本不科學,也不可能。

但是現在的這些紀錄片專案卻不同了,最小的投資僅僅只有幾十萬,最大的投資也只有幾百萬就頂天了。

雖然這些紀錄片,不可能達到《大國崛起》或者《舌尖上的華國》那樣的高度,但是隻要有那麼一兩部成功了,那麼你還能找什麼藉口?

葉秋憑藉著《大國崛起》和《舌尖上的華國》兩部紀錄片,可以說是狠狠地在華國的高層那邊刷了一把印象分。

特別是在,《舌尖上的華國》播出之後,據說有某位外國的國家領導人訪華的時候,竟然點名提到了《舌尖上的華國》這部紀錄片,說這部紀錄片,讓他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認識了華國。

別小看這個,就因為這個,據說一哥在私底下,順嘴誇了一下《舌尖上的華國》這部紀錄片,自然而然地葉秋和他名下的企業就在上頭掛了號。

大剪刀部門自然也對葉秋和點金影視刮目相看。

最讓人羨慕嫉妒恨的是,如果說葉秋是砸錢刷印象分的話,那還沒什麼好說的,可是關鍵是,葉秋不但得了面子,而且還得了裡子。

《大國崛起》雖然沒有能夠馬上收回成本,但是葉秋絕對不虧,只不過這會是一個長期的收回成本的過程。

而《舌尖上的華國》就牛逼了,一億的投資不但直接就收回了,而且,還小有盈利,並且,可以想象,第一部成功了,第二部還會遠嗎?

曹正清對葉秋還是頗有怨言的,可以說,葉秋是爽了,可是壓力全部到了他身上,要是央視接下來不能拍出有影響力的紀錄片,說不得他這個紀錄片頻道的主任就要讓賢了。

為這個事情,曹正清也是急的上火。

為這個事情,曹正清沒少向洪天明抱怨,為此洪天明就給曹正清支了個招,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啊,畢竟,是老同學,關係也不錯,而且只是舉手之勞,洪天明自然樂得幫這個忙。

於是這個事情,又到了葉秋的頭上,葉秋也是有些撓頭,說實話,他對紀錄片印象最深刻的也就這麼兩部,倒不是說華國就沒有其他的好的紀錄片了,可是實際上,紀錄片本身除了一些例外的經典的紀錄片,其他的紀錄片,還真的沒什麼搞頭。

當然這裡指的沒有什麼搞頭是因為,有了《舌尖》和《大國崛起》珠玉在前,想超過這兩部難度不是一點半點,起碼葉秋自認沒辦法做到,所以他是不想再玩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 支招

葉秋不想再搞紀錄片了,但是洪天明的面子不能不給。

所以對於這次的會面,葉秋也是很是思考了一番,想到前世的一些不錯的紀錄片,或許拿來當做商業片運作,的確力有不逮,也不合適,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