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那個名字,興許也是有關注過那個人。
李福雅說:“臣妾就不信了,皇上與十三叔拿著鞭子在後頭鞭策他還敢不上進?”
雍正失笑道:“你說的有理,就怕十三弟不幫忙驅趕。”
“十三叔謹小慎微慣了,加上他的二格格因為難產連著女兒外孫都沒了,若是臣妾也不求女婿上進只求他能疼臣妾的閨女兒。”李福雅回答。
“就你們疼女兒朕就是那惡人。”雍正不悅地沉下臉。
李福雅哄道:“皇上最疼閨女兒了,天字第一號的慈父非皇上莫屬。”
“就會拍馬屁。”雍正說著眼中的不悅卻是散去了。
☆、兄弟
“翠喜,可以了。”李福雅看著燃燒的小泥爐上茶壺蓋子被水蒸氣頂起搖擺不停。
“主子,還要再燒會兒嗎?”她拿著扇子在照看著爐火。
“這火候剛好,太過了的話,水可沒有那麼甘甜了。”李福雅意有所指地說。
“是。”翠喜定聲回答,不知道她聽懂了李福雅話裡的含義了沒有?
“翠喜,你說前兩日的戲好看嗎?”李福雅細細地看笸籮中的荷包思量著要賞賜的物件。
“奴婢跟著主子看了好一會兒極是熱鬧。”翠喜的答案模稜兩可。
“哦?翠喜可沒說好不好看……”李福雅打定主意一定要問到答案。
“主子喜靜,奴婢也不愛吵鬧。”翠喜無奈於李福雅的堅持最後還是說了。
“呵呵~本宮年輕時喜靜,如今年紀大了更是偏好安靜,讓宮裡的人都安分一些。”李福雅左手撐著頭低笑著回答。
準噶爾部策妄阿刺布坦、噶爾丹策零父子反叛,雍正決定對西、北兩路用兵,怡親王奉命加入‘參謀部’,並和雍正一起籌劃建立軍機處,雍正是行動派不到一個月軍機處就建立了,怡親王愛新覺羅·允祥出任首席軍機大臣,全權籌措兵馬糧草以及各類軍需之轉輸。
兩路大軍李孝領著西路大軍並有弘昀與弘時隨軍出征,弘曆則在北路大軍中,領兵的人為嶽忠琪。在這用兵當口雍正的脾氣全線飄紅,李福雅和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鬥得很歡,但明面上還是一團和氣,只是隨著雍正脾氣漸厲李福雅的動作就越發地少。
因為兩個兒子以及兄長出徵在外的原因,李福雅日夜祈禱飯量驟減,她食量的減少和心情的低落很快就驚動了幾個孩子,可是眼下事情多他們也無暇他顧,在請了幾次安後覺得沒事兒便將小蘿蔔頭們給送進宮來給李福雅伴趣、解悶,那是他們的孝心她不好回絕就只能每天看著一群包子在眼前晃悠。
有包子陪伴的日子過得很快,每人關心地問幾句話就可以消磨大半天的時間。李福雅每日抄著經書祈福時不時的抬起頭看那群孩子讀書、玩耍的小模樣。
雍正因為戰事繁忙已經近半個月沒有到永壽宮,李福雅嘆了口氣望著天邊的浮雲,今日是他固定來永壽宮的日子。
“福兒身子不好怎麼不去請太醫?”雍正看到李福雅慵懶地靠著墊子時問。
“皇上~~~臣妾沒有大礙,只是心情不佳而已。”李福雅懶懶地解釋。
“為什麼心情不好?老五他們不是讓孩子進宮來陪你了嗎?”雍正半摟著李福雅將下巴靠在她的肩膀上。
李福雅順勢倚著他回答:“臣妾的心情能好的起來嗎?兄弟和兒子都在戰場上,這刀箭無眼萬一磕著碰著可怎麼好?”
“受傷總是難免的,你多和其她人說說話走動走動少胡思亂想。”雍正嘆了口氣摟緊李福雅。
第二日雍正走後李福雅對翠喜說:“這一陣子永壽宮上下得空就做一些棉衣、棉鞋,權當支援前線將士的心意。”
“奴婢明白。”翠喜沒有問為什麼只是應道。
“本宮擔心兒子、兄弟還有那些為咱們大清安寧而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不知他們何時才能凱旋?”李福雅半靠在靠墊上一字一頓地說。
待換完衣裳、飾品,李福雅說:“翠喜和翠雲隨本宮去長春宮。”
“嗻”二人應到。
坐在肩輿李福雅面無表情的在心中想這幾年安分了很多的‘八爺黨’,忽然想到那個護短而宜太妃,又想到這一次西北戰亂,李福雅愉悅地眯起雙眼。
雍正下旨封武寧為和碩格格並於十二月下嫁伊拉里?希喇布,雖然封號是郡主銜的和碩格格可是出嫁時的排場是按和碩公主的排場準備的。
兆佳氏捨不得武寧嫁到關外,但想到嫁到關外好過嫁到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