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1)
每一個時代的文化都有其鮮明的特徵。
1200多年前,身著袍衫手捻長髯的人們吟誦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那是一個詩意盎然的時代。而今天,當我們在百度上搜尋“江南春”這個詞的時候,杜牧的絕句不再是第一排名,映入眼簾的是:IT人士江南春、江南春的BLOG、財富人生系列專題江南春……直到第八位,我們才看到這首從小就會背誦的《江南春》。
從江南春揚名到現在,不過短短3年多時間,卻已經超越了流傳千古的詩篇——這彰顯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創意創造巨大價值,創意擁有驚人的財富爆發力。
江南春帶領下的分眾傳媒公司,藉助創意的強大助推力,在短短的時間裡登臨一個又一個事業高峰,成為中國城市生活中最具商業影響力的主流傳媒平臺之一。而擁有一個詩情畫意名字的江南春,也成為了從詩意到創意的一個創富傳奇。
1
江南春其人和他所創立的分眾傳媒一樣,不仔細研究就無法探明其究竟。2005年7月,江南春攜數十億身價從納斯達克歸來,開始真正聞達四海的時候,外界從他富有詩意的名字,推測其出身書香門第,自幼飽受傳統文化薰陶。
事實上,江南春和大多數在上海長大的孩子一樣,出生於工薪家庭,父親是一位嚴謹的財務人員,母親是一個小創業者,曾成功地經營自己的店鋪。對於自己“源遠流長”的大名,江南春說純屬巧合。
“我姓江,我們家是朝南的,我是春天生的,所以我叫江南春,‘南’說的是空間,‘春’說的是時間,‘江南春’只是一個時空概念的名字。”
1991年,18歲的江南春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生活在他眼裡像一幅詩卷一樣展開。曾經獲得過上海市作文競賽一等獎的江南春開始了自己的詩人生涯,準備做一個米蘭·昆德拉或者博爾赫斯那樣的人物。他會寫出“用一支玫瑰堵住你燃燒的嘴唇”這樣的詩句,貼在女生宿舍的門上,或者用整個下午留心前桌的女生,並鄭重地為她寫下評語。
“在傍晚我通常都會鼓足勇氣到學校舞廳涉足一場愛情或者被輕易地拒絕,無論怎樣,待到月黑風高之時,我一定獨自回到寢室,輕輕鬆鬆寫起小詩。”
憑藉在詩歌方面的天賦,江南春順利地成為師大“夏雨詩社”的社長。大二的時候,又憑藉自己的精心策劃如願以償地提前一年當選學生會主席。這一切,都充分地滿足了江南春的虛榮心,也顯示了他整合資源為己所用的出色能力。
但很快,江南春意識到,對於心儀的女孩來說,那些夢幻般的詩歌不如禮物更有吸引力,而禮物又不如那個摩托車上掛兩個大音箱的禮品店老闆更引人注目。江南春決定棄筆從“商”,做一個個體戶,重新獲得“虛榮的市場”。
2
1994年,還在讀大學的江南春創辦了分眾傳媒的前身——永怡傳播公司,自此與自己的詩人生涯揮手告別。這或許是江南春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轉折,告別一個失敗的詩人,走向一個成功的商人。這個轉變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之一。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背景下,商業所催生的英雄無論在社會貢獻還是影響力上都要遠遠大於詩人。
但是,從詩人到商人,江南春經歷了從大喜到大悲的跌宕起伏。在永怡的8年浮沉,江南春也曾走到了看似山窮水盡的地步。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江南春在小小的電梯口“靈光乍現”,才窺見事業的柳暗花明。
2003年5月,江南春成立了分眾傳媒,開始向自己發現的“藍海”——樓宇電視廣告進軍。隨後發生的一切都是在媒體的閃光燈下完成的:
2005年7月,分眾傳媒股票(Nasdaq:FMCN)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交易,融資總金額達1�717億美元,創下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融資規模之最。
2005年10月,分眾傳媒以1�8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框架傳媒100%股權,使分眾傳媒新增高檔公寓媒體資源。
2006年1月,分眾傳媒以3�25億美元合併聚眾傳媒,中國最大的戶外廣告平臺浮出水面。
2006年3月,分眾傳媒以3000萬美元收購手機無線廣告運營商凱威點告,正式啟動手機廣告戰略。
2007年3月,分眾傳媒以2�25億美元收購好耶廣告,踏入了中國增長最快的廣告市場——線上網路廣告市場。
2007年12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