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部分

,恐怕到時候皇上就不會對我們徐家如此寬厚。只會是晾在一邊,再也不搭理了。皇上在試探我,無非是三種情況,人才是其一,常人是其二,庸才是其三。好歹我也是探花郎出身,哪怕不為了家門,為自己,我也要搏上一搏。”徐熹一下子座起來,躊躇滿志,哪怕是這時也不忘了孩子們在身邊,用兩隻手撐著,生怕擾了孩子們的好夢。

“夫君”林氏覺得不管說什麼就顯得蒼白,只有一雙眼眸漸漸模糊。

林氏是明白徐熹的。當年林家大禍,徐熹的滿腹經綸只能化作一腔悲憤攜著妻兒遠走他鄉,鬱郁不得志。即便是在最艱苦的日子裡,徐熹依舊是不忘所忠,絲毫沒有忘記一個讀書人的傲骨。山裡的日子,他能放下學富五車的清高和下人們去菜地裡種菜,去山裡打獵,時刻謹記著大丈夫能屈能伸。哪怕是到了如今,在這奢靡繁華的江南,他依舊雄心,要的不過是一門榮耀,成就自己一生的夢想。這也算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吧。”

“你做什麼哭啊?我知道你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可世事無常,總是要面對困境的。平平順順的日子誰不想過,可麻煩找上門來,一味地躲避也不是好事。前方本就是條荊棘路,繞不了遠,又何須虛度時光,直接邁出步子踏出去就是了。只要記得荊棘路總有盡頭,否極泰來,總有好事等著我們。”徐熹摟著林氏笑著道。

“我拖你後腿了吧?”林氏急忙問道。

“哪裡是你拖了我的後腿,是我總是讓你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是我不對。不過別急,慢慢都會好的。”徐熹聲音很溫和,好像有安撫人的力量。

一家人在宵禁前到了鹽院,匆匆忙忙地到了內宅就張羅著丫鬟婆子過來服侍。幾個孩子都睡的昏昏沉沉的,丫鬟們都七手八腳的給幾個小主子擦了身子,換了衣衫才算是安頓妥貼。林氏盯著丫鬟們安頓好孩子這才同徐熹去給徐老太爺請安。

徐老太爺這幾天一直在揚州城內逛,不是去茶館聽書,就是去食肆吃飯,閒了還會自己包了遊船出去賞玩,一個人不亦樂乎,對著家人也不甚關注。這天徐老太爺帶著鳴琴去了戲院聽崑曲,也是踩著宵禁的時辰回的鹽院,看著一院子人亂哄哄的,才知曉林氏帶著孩子們應了別人的邀請去遊湖。

“天晚了,都回去歇著吧,大半夜的,也不必要那麼多禮數。”徐老太爺向來不在乎這些。

“是。”徐熹和林氏誰都不敢說徐老太爺什麼,只是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回了廂房,梳洗歇下了。

第二天大清早徐老太爺就帶著鳴琴出去遊玩了,而徐熹也早早地去了衙門,唯剩下林氏和幾個孩子歇息,直到了日上三竿才起來用早膳。

“今天想來沒什麼人上門,你們就在院子裡玩吧。”這院子小,一有人上門做客,孩子們在院子裡玩就顯得呱噪。因此,幾個孩子都悶在屋裡,誰也不怎麼出門。林氏自然可憐孩子們,所以想到沒什麼人上門,就讓孩子們去院子裡玩。

“太好了。”麗姐兒到沒什麼,可弟弟們卻高興的很。

用過了早膳,麗姐兒就在屋裡清點著自己的錢匣子。這幾天來拜訪林氏的人一撥一撥的,好像潮水一般連綿不斷,因此麗姐兒又跟著發了一次的財。原本空空的匣子,現如今滿滿登登的,沉甸甸的,麗姐兒根本就拿不動。麗姐兒仔細回想著在京都中拿到了見面禮有沒有這些貴重,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江南富庶,匣子裡的東西不值一千兩也值五百兩銀子。

“這對金魚真漂亮,個頭也大,那在手裡挺重的。”綠萼口中的金魚是一對金子打早的金魚形扇墜子,造型好,成色好,與其說是擺設玩物倒不如說是明目張膽地送錢。

“這得有五兩重吧?”翠籬在一旁掂了掂問道。

“差不多。”綠萼點頭道。

匣子裡還有很多類似的物件,不是金就是銀要麼就是玉或是寶石,哪一樣都不是便宜貨,在麗姐兒看來都好像那袋子金瓜子,在市面上流通不成問題。

“這對金魚能換成銀子嗎?”麗姐兒問綠萼。

“應該能吧,去當鋪或是去票號,怎麼也能換個四十兩吧。”綠萼模稜兩可。

“還是得尋個男人去才行,我們這樣的小丫鬟,當鋪的夥計,票號的掌櫃定會討便宜的。”碧草是目前除了徐老太爺和青杏之外唯一知道麗姐兒要開點心鋪子的人,因此明白麗姐兒的意思。碧草善廚藝,因此麗姐兒總是詢問她一些關於吃食上的事情,一來二去,麗姐兒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碧草。

麗姐兒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