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之路以已暢通無阻,可是寇仲和跋鋒寒卻曉得前路仍是艱辛,敵人退而不亂,何況李世民的主力大軍仍未現身,那才是突圍軍最致命的威脅。
戰爭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突圍軍先拆毀跨過伊水的三座浮橋,然後且戰且退,李元吉和屈突通的聯軍重組後集結五萬步騎兵,窮追不捨。
待突圍軍撤到地道南端出口的山頭陣地,立即全軍反撲,加上徐子陵的生力軍,終守穩陣腳,迫得李元吉大軍後撤。
由開城出擊突圍,戰至此時,雙方各有傷亡,突圍軍山一萬八千人減至一萬五千人,陣亡者達三千之眾,更失去王隆、薛德音和暢江三將。唐軍死傷更逾六千,可見戰情之慘烈。
王玄恕成功把大批突圍戰馬送抵山頭陣地,當然包括徐子陵的萬里斑和跋鋒寒的塔克拉瑪干在內,此為逃亡大計的重要部份,必須將所有人轉為騎兵,才能以最機動和快速的方法避過敵人的攔截,逃離敵人的勢力範圍。
寇仲、徐子陵、跋鋒寒和楊公卿立在山頭陣地高處,在東方天際曙光初現下,遙觀李元吉軍形勢。
四人均是渾身浴血,也不知是敵人的鮮血還是從己身傷口消流的鮮血。
雖成功突圍至此,可是四人無不心情沉重,且有四面楚歌的危機感覺。直到此刻,他們仍不曉得李世民大軍所在位置。
兩個時辰的激戰,突圍軍師老力疲,再難像剛才如出押猛虎似的應付另一場激戰。
洛陽城的人被撲滅,城頭換上大唐軍飄揚的旗幟,似在對他們耀武揚威。幸好高寨化成一片焦土,使他們稍有戰勝的成就感。
雖明知李世民的策略是先挫其鋒銳,疲老其師而後追擊截殺,他們仍是別無選擇的踏進這陷阱去,而現在他們正處身陷阱內,等待被獵殺的命運。
此時麻常來報,一切準備就緒,可以隨時上路逃亡。
跋鋒寒沉聲問道:〃南方有沒有動靜。〃
麻常搖頭道:〃一切如常,李世民的主力大軍該不會埋伏在前路,只要我們的馬夠快,可在壽安和伊闕的唐軍完成封鎖前逃離伊洛河原。〃
他們於南方高處設定哨崗,那一方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們耳目。
楊麼卿嘆道:〃此正是李世民的策略,看準我們逃往南方,突圍後必須日夜兼程穿過壽安和伊闕間河原的關口,而他則可從水道於我們人奄馬乏之際在任何一點攔截我們,另一方面李元吉和屈突通則封鎖我們後路,將我們困在伊、洛兩水之間。〃
寇仲極目左方洛水,斷然道:〃突圍戰就是比拚雙方速度的戰爭,誰的行動快,誰便是成功者。我們立即啟程,靠伊水西岸南下,由我們負責押後。〃
麻常領命去了。
徐子陵淡淡道:〃李世民正在城內。〃
眾皆愕然。
楊公卿訝道:〃子陵為何有此看法?〃
徐子陵道:〃即使李世民猜到我們會往南逃走,可是終不能落實猜想。以他一向穩健的作風,最佳戰略莫如以不變應萬變,把握到我們的逃走路線後,在城內集結水師船隊,待天明後將水師一分為二,開閘分從伊、洛兩水追趕我們,那時主動全在他手上,而我們更要應付壽安和伊闕的唐軍,前有攔堵後無退路,我們只餘捱打的分兒。〃
跋鋒寒點頭同意道:〃子陵言之成理!〃
徐子陸續道:〃待拆除兩河的障礙物後,就是李世民水師空群出動的時刻。〃
話猶未已,洛陽西南洛水處出現幢幢帆影,李世民的水師船隊終告現身。
寇仲深感自己靠伊水西岸逃亡的選擇絕對正確。大喝道:〃好小子!就比比看是我們的馬快還是你們的船快,我們走!〃
寇仲四人和殿後只剩下四百餘人的飛雲騎全體踏磴上馬,朝己方南行的隊伍趕去。
敵方戰鼓聲起,騎兵全體出動,超過二萬的騎兵隊,再無任何顧忌,在李元吉親率下漫山遍野的追來,不予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
在李世民超卓的戰略部署下,張開天羅地網,務要把突圍軍一網打盡。至此突圍軍優勢和主動全失,陷身於貓捕老鼠的死亡遊戲中。
寇仲處此無可再惡劣的形勢下,反激起強大的鬥志,即使最後突圍軍全軍覆沒,也要李世民付出最沉重的代價。
輸入者:前塵、阿賢、星詩
//nsh。yeh
第五章 生死之間
寇仲、徐子陵、跋鋒寒、楊公卿、麻常、陳老謀、王玄恕、跋野剛、單雄信、郭善才、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