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輕水協同作戰,由澄城民團總教頭三員外率領,這個“三員外”的名字著實讓李輕水摸不著頭腦,哪有人這樣取名的?但取名字是人家的zìyóu,李輕水倒也不好多說什麼。然後是大荔縣令也回信表示可以派出三千名鄉勇,由大荔民團總教頭紅姑娘率領。

剛過去了一個三員外,這裡又來一個紅姑娘,李輕水感覺腦袋有點暈。

暈過之後也有點欣喜,這麼一來就湊了一萬三千鄉勇,真是順利!沒想到湊鄉勇是如此的容易!他要是知道自己湊起來的是白水朱八麾下的一萬賊軍,外加榆林薛紅旗麾下的三千賊軍,還不知道他會嚇成什麼樣子。

又過了幾日,洛川也來了一千鄉勇軍,領頭的是一名秀才,叫做李攀龍。話說這李攀龍可是朱元璋軍的老熟人了,當初他曾追殺苗美,險些將苗美給幹掉,後來被朱元璋嚇退。朱元璋本來有點擔心被李攀龍認出來,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沒想到李攀龍完全沒有認出朱元璋。

數年前軍陣前匆匆一瞥,隔得又遠,這麼多年記憶早就模糊了,他已經認不出朱元璋等人,反倒是幹勁十足地圍著朱元璋打轉,一天到晚就想和朱元璋商議一些練兵之法,看來這傢伙也是個挺喜歡打仗的人。

最後是蒲城和華縣,也各自出了八百鄉勇,五個縣的鄉勇軍加在一起,倒是整合了一隻一萬五千六百人的大軍,對外號稱兩萬,聲勢赫然。

三四五、狙擊橫行狼

三四五、狙擊橫行狼

潼關,北臨黃河,南接秦嶺,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乃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朝廷在這裡設立了潼關守禦千戶所,派駐一千名士兵守關,屬陝*西都司管轄。洪武九年,設潼關衛,屬河南都司管轄。到了永樂六年,又改為中軍都督府管轄,後來便一直這下沿用下去了。

換句話說,潼關夾在陝*西與河*南之間,卻不歸這兩省管,而是歸zhōngyāng管。姥姥不疼你,舅舅不愛你,你說你歸zhōngyāng管嘛,zhōngyāng又離你十萬八千里……這可怎麼辦?

這種地方,咱們天朝自古就有一句俗話用來形容,也就是“三不管”地界!

這個三不管的地界不光是上面不管,他們自己管不好。派駐在這裡的官兵分成南營與北營,各五百人,分駐不同的營地,各自管著關牆的北段與南段,分駐南北就似分家似的,兩營關係不太好,整日裡吵吵鬧鬧,正中間的黃土塬沒有人管。

等到十萬賊軍殺來時,南營北營全都嚇得尿了褲子!

北營說:“南營,你們去守中間的黃土塬!”

南營說:“我不去,我就守南營,有膽你去守黃土塬!”

北營說:“我也不去,我就守我的北營!”

好吧,結果南營、北營、黃土塬這三個地方同時告破……在崇禎六年的十二月,橫行狼、一斗谷、掃地王、滿天星等八營部眾,終於踏上了久違的陝*西的土地。

三十六營入了潼關之後,向前走不了多遠,就開始拆分!這也是三十六營一貫的行事方式,在攻打重要的關卡、城池時,他們會協同起來作戰,一旦攻下目標,又重新化整為零,變成許多小股的賊寇,到處打家劫舍,燒殺搶掠。

其中的橫行狼部,大約有兩萬名部眾,他從大部分中分離出來之後,決定向西北方向走,而潼關的西北方面,正是大荔……

橫行狼部走了兩天之後,在一個有水源的山頭上駐紮了下來,站在山頂向前一看,前面還是連綿起伏的山丘,東一山,西一溝,亂七八糟,橫貫四野,滿眼都是支離破碎。

橫行狼忍不住就皺起了眉頭:“咱軍中有沒有人對這塊兒比較熟?大荔還有多遠?”

“大哥,咱們軍中的兄弟大多來自山*西、河*南這兩地,都是這兩年新招收的部眾,來自陝*西的老兄弟倒是死得七七八八了。”心腹如此道。

“哦?那就是沒人知道地形了?”橫行狼有點不快,他這隻軍隊一路殺過來,在攻打潼關南北營時又損失不小,士氣受挫得很嚴重,如果不趕緊找幾村子或者小鎮劫掠一番,讓賊兵們體味到燒殺搶掠的那種快感,提升一下士兵們計程車氣,就很難再維持著平靜的狀態了。

依靠搶劫殺人放火起家的“義軍”,往往會和橫行狼擁有同樣的苦惱,那就是全軍上下計程車兵和將領都是土匪強盜,沒一個好人!想要維持士兵們的氣勢,必須持續不斷地給士兵們提供獵物,發洩他們的情緒和**,否則軍隊就很容易發生“營